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全国仅在沿海几个城市有少数化工厂,更没有专门的化工建设力量。全年化学工业总产值仅为1.77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70年后,我国化学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宏大化工版图的构筑,一代又一代化工建设者们功不可没。
70年来,我国化工建设行业规模日益壮大。在旧中国,我国没有化工建设的专业队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化学工业的发展需要,国内迅速建立起了化工基本建设队伍,他们以吉林工程公司、大连工程公司、太原工程公司为雏形,通过建设吉林、兰州、太原三大化工基地第一期工程逐渐发展起来。经过上世纪70年代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和北京30万吨/年乙烯、吉林11.5万吨/年乙烯项目建设的锤炼,化工建设队伍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4个化工专业施工企业,员工总数10万人,到目前全国仅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就达158家,就业人员达数百万人,年完成施工产值上千亿元。
7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项目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上世纪60年代以第十二化建公司全包石家庄化肥厂建设试点开始,化工建设实行化建公司全面负责制;70年代,开始运用统筹法组织施工;到了80年代,随着鲁布革经验的推广,以三化建为代表的化建队伍*响应并学习运用项目法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全过程总承包方式的项目管理。化工建设施工任务也由计划分配转变为参与市场招投标,开始了市场化改革。
多年来,化工建设行业项目及企业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1979年,在化工基本建设规模和投资进行较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化建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并寻求国际合作。五环工程公司、成达工程公司等设计院与凯洛格等国外工程公司合作,设计了大型尿素、对二甲苯、聚丙烯及乙二醇等装置,还参与合作采购、合作制造设备等工作,为加强与国外工程公司的合作及“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化工建设行业施工规模和能力也逐步壮大和增强。上世纪70年代,建设一座30/52化肥项目需要多个施工企业全力以赴奋战多年才能完成。现在,一个施工企业可以同时承建多项国内外大型项目,组建上百个项目部。随着我国煤制油、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的兴起,化工建设行业吊装
装备制造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以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
制造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施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液压提升装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中化二建6400吨的液压提升装置的设计、制造、应用成功为标志,我国的液压提升装置规模已成为全球“巨无霸”。
多年来,化工建设行业市场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施工企业初期主要以专业承包为主,现在逐渐发展为施工总承包甚至EPC总承包;设计企业已由单一设计为主发展为工程EPC总承包为主。BOT、BOOT、PPP等现代经营模式已经在工程建设行业成为常态。成达工程公司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印尼以“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模式承揽巨港电站项目,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BOOT项目。该项目至今仍在为成达公司和中国化学创造效益。天辰工程公司、十一化建公司先后分别与国外化建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探索国际合作经营的新模式。
当前,化工建设行业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前,施工企业仅仅按计划承建了部分引进和援外项目。上世纪80年代初,在原化工部、基建局及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的支持下,七化建*参加孟加拉吉大港第一套大化肥项目国际竞标并中标,我国化建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并与日本工程公司首次合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目前,化建企业国外工程已占大半壁江山,每年海外新签合同达数百亿美元。
与此同时,化工建设行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也已与国际*水平接轨。信息化技术、BIM技术、智慧建造等在化工项目设计、施工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国内外承建的数以万计的工程项目,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创建优质精品工程已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