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轻质化原料的中国市场机会
作者: 2019年05月21日 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近年来,烯烃原料轻质化已成全球趋势,乙烷制乙烯和丙烷脱氢项目由于低碳环保、收率高、工艺路线简单等优势,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得天然气产能急剧上升,天然气开采伴生的乙烷和丙烷大幅
近年来,烯烃原料轻质化已成全球趋势,乙烷制乙烯和丙烷脱氢项目由于低碳环保、收率高、工艺路线简单等优势,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得天然气产能急剧上升,天然气开采伴生的乙烷和丙烷大幅增长,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与烯烃逐渐拉开价差;由于超大型乙烷船和丙烷船的远洋运输环节已打通,轻烃原料大量出口到中国成为可能。
那么,如何把握住这一波轻烃原料进入中国的机遇呢?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对中化国际赵军博士进行了专访。
记者:未来,中国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前景如何?您如何看待轻质化原料的市场机遇?
赵军:预计到2025年,全球化工总需求将超过5万亿美元,中国的化工需求预计为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一半。特别是从2015年到2025年这10年间,全球新增的化工需求约1.4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的供需来自中国。
过去20年,中国的化工制造能力快速发展,从2000年到2018年年均增长约17%.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烯烃产能快速增长,乙烯和丙烯合计产能将占据全球的1/3.这意味着,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油、石脑油以及乙烷、丙烷来满足烯烃生产需求。中国初级化工品加工能力正逐渐提升,持续依赖进口的化工品如乙二醇、苯乙烯以及PX等进口量将出现急剧下滑。而对于乙烷和丙烷为代表的轻质化原料而言,正处于历史性发展的时机。
对于乙烯而言,中国乙烯供不应求,乙烯单体和下游的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二氯乙烷等都需要大量进口。油价高的时候,我们新上了一大批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装置,近些年又是炼化一体化热潮兴起,而在2020年后通过丙烷蒸汽裂解和乙烷裂解来生产乙烯的路线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热潮。
记者:在中国上马乙烷裂解项目有哪些风险?
赵军:乙烷裂解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耗都处于很低水平,同时也是生产乙烯*短也*经济的路线。从成本竞争力来看,乙烷裂解制乙烯在长期保持着稳定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油价较高时,乙烷裂解成本显著低于石脑油、MTO、CTO、丙烷蒸汽裂解等路线;当油价跌破40美元/桶时,竞争力会弱于石脑油路线,但成本依然大大低于MTO和CTO.
目前,全球仅美国能出口乙烷,且美国国内乙烷裂解需求旺盛,预计2018~2025年该国国内乙烷需求将增加1600万吨。但供给的增长明显更快,预计超过2800万吨,新增的乙烷出口量超过1000万吨。但中国正在计划筹备的乙烷裂解项目过多,对乙烷的进口需求相对旺盛,短期仍难以得到较大满足。对于中国乙烷裂解项目来说,项目落地*重要的前提是获取稳定持续的乙烷资源以及配套的乙烷出口设施,当然对企业的化工运作经验以及资金实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记者:近两年,丙烷脱氢(PDH)项目备受热捧,未来中国丙烷进口前景如何?美中贸易摩擦会否对其造成长期影响?
赵军:丙烷在化工方面的用途保持旺盛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2%.2018~2025年,中国将新增900万吨的丙烷需求,大约800万吨的增量来自化工用途,主要表现在大量新增的丙烷脱氢和丙烷蒸汽裂解需求上。这些化工项目都需要化工级别的丙烷作为原料,而且不断在谋求长约作为稳定供应。这对于丙烷的供应商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如此多的化工项目需要大量化工级别的丙烷来满足原料需求,但中国国内化工级别丙烷的供给非常有限,大部分化工项目都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生产需求。这也是大部分丙烷脱氢及丙烷蒸汽裂解项目布局在沿海园区的主要原因。
未来,丙烷供给增量主要来自中东和北美市场,但中东增长相对有限,大部分需要依然需要美国市场来满足。可以说,中国和美国是相互依赖的市场,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丙烷,美国需要出口更多的丙烷。贸易摩擦只是短期行为,从长期项目来看,不需要过分担忧。更大的担忧应该来自于,随着中国丙烯产能快速投放,化工装置的竞争力是否还能够持续。今天看来,丙烷脱氢依然是生产丙烯较有竞争力的路线,无论相对于石脑油路线还是MTO、CTO路线。
记者:您能否预测未来丙烷价格对PDH项目的影响?
赵军:随着丙烯产能快速扩张,预计未来丙烯价格有较大的下行风险,而对于原料的大量需求将拉高丙烷价格,中国丙烷脱氢的成本也会随之增长,对于PDH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
从丙烷价格来看,中东和美国的丙烷价格逐步趋同,毕竟世界是平的。如果将VLGC运输考虑进来,美国到远东和中东到远东的丙烷价差保持在30美元/吨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随着全球VLGC的运力投放减缓,丙烷运输成本将有所增加,预计从美国到远东的运费将接近90美元/吨,而从中东到远东的运费接近60美元/吨。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