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恐惧和敌视中国的崛起,美国终于按捺不住,借贸易战之名开始赤裸裸地遏制、打压中国。5月16日,美国高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美国政府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高通、谷歌、ARM、微软、SD联盟、wifi联盟等单位先后响应美国商务部号召,纷纷宣布对华为公司断供。近日,化工巨头美资企业陶氏也公开发函宣布对华为断供,也加入到围剿华为的行列之中。
陶氏发函:受美国商务部裁定华为及其在全球68家非美国关联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的影响,陶氏及其关联公司或子公司(包括陶熙在内)生产的所有受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约束的产品,将不再向华为或其任何被列入清单的关联公司出售。
原文如下
↓↓↓
陶氏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和有机硅巨头企业,陶氏产品种类极多,涵盖粘接、封装、隔热、绝缘等多类电子化学品。
据悉,早在2013年,陶氏就与华为确定了全球技术合作关系。如今受美国“实体清单”事件的影响,陶氏与华为终止这一合作关系,必将给双方带来一定损失。
国内哪些厂商会受影响?
陶氏旗下新生品牌-陶熙,是有机硅产品和技术的领导者。而众所周知,有机硅材料在电子产品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其中陶氏化学所供应的显示材料主要业务归于电子材料中,OLED中的细分业务发光材料的销售额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陶氏的显示材料业务集中于规模较大且正在不断发展的FPD(平板显示)市场,包括新兴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
显示用化学品:有机硅树脂、有机钝化for OLED、低温固化型绝缘膜、黑色柱状间隔物、具备BOA低诱电率的黑色材料、应用于喷印、铜工艺、高温等领域的定制化材料、MVA 条、G,I-line 光阻、下一代Cu, APC去除剂
除了OLED材料外,半导体行业也会受到波及陶氏的半导体技术业务部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市场的两个核心领域:化学机械研磨和光刻技术。
化学机械研磨产品:半导体技术业务部为半导体、硅片和存储介质的研磨和平面化提供材料,包括:软研磨垫和硬研磨垫、独特的研磨浆料
光刻产品和材料:半导体技术业务部提供先进的光刻胶用在半导体晶圆上制作出电路图形、抗反射涂层以改善成像、和电镀化学品,包括:193纳米浸入式光刻材料、193纳米光刻胶、抗反射涂层(BARCs) 、垫层材料(Underlayers) 、表面涂层材料(Topcoats) 、各种不同曝光光源用光刻胶,EUV、KrF(248nm)、ArF(193nm)、i-线、g-线光刻胶、193纳米(ArF)和248纳米(DUV)光源用抗反射涂层、显影液和辅助化学品
显示用薄膜:用于控制LCD背光系统亮度的涂覆和挤出薄膜、用于触摸屏和LCD偏振片制造的功能薄膜、亮度薄膜、扩散片、反射片、微透镜薄膜、多功能薄膜、集成性的光学滤光片解决方案、子部件: NIR滤光片,调色、涂覆ITO 的PET、光学保护薄膜、缓释层、功能性硬质涂层和抗反射薄膜
此次断供对于国内采用陶氏材料的厂商可能会有不小范围的影响,不过此次禁售不会受影响的是未曾与华为公司产生间接的供应链关系。
陶氏化学是如何发展的?
陶氏化学成立于1897年,是全球化工行业的百年老店。作为全球化工行业排名第二的跨国公司,陶氏化学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有189个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球布局的全产业价值链资源整合的网络体系。目前,公司总共拥有员工56000人,产品系列达7000多种。
作为一家多元化公司,陶氏化学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渠道整合能力以及资本创新能力成功构筑其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链各产品以及农化产品,建立公司内部强有力的上下游产品体系,并在全球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影响力。同时,公司通过技术交叉渗透产业融合,实现了基础化学的主要核心技术与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医药等各个高新技术的融合拓展,逐步开发并完善出新的产业链和产品体系。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分为特殊塑料、特殊材料及化学品、农业化学品、大宗消费品、基础设施和油气开发6大板块。
其中,特殊塑料板块为公司第一大板块,营收和EBIT分别占比42%和39%;油气板块由于主要进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并提供部分石油化学品进行公司内销,故并未考虑在营收中;其余四大板块营收分布较为平均,占比处于10%-20%之间,但特殊材料板块以及农业化学品板块EBIT较低,仅占比1%和8%,尤其是特殊材料及化学品板块,属于典型的营收较高但利润很小的销售板块。
1897年,陶氏化学公司成立。公司起初在未成立之前是一家小型电化学公司,拥有从海水中提取溴化物和氯化物的电解技术,并在1891年首次成功将其商业化。
在完善此类提取技术和商业化生产卤化物能力的基础上,赫伯特·道于1897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米德兰成立陶氏化学公司,并进一步实行产品延伸,于1898年首次商业化生产漂白剂以及腐蚀性的苏打。
1906-1908年,公司设立农药部门,初步涉足农业化学品行业,并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农药产品。
1913年,公司凭借自身成熟的卤化物生产技术,逐步开发出了新的氯仿合成工艺并抛弃溴代产品,将产品线延伸至四氯化碳、氯化镁、氯化钙等氯化物。恰恰这些氯化物在杀虫剂、农用化学品等领域拥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以及实用价值,陶氏化学公司在公司创始阶段站稳脚跟,并在氯化物以及部分农用化学品领域构筑出基本的进入壁垒。
第一次世界大战:涉足有机化学的契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机化学领域成为陶氏化学新一代的研究重点,这也是陶氏化学公司创新时代的起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公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为其几十年后公司重要的产品线建立以及市场占领奠定了基础。这些产品包括农药,制药,水净化,能源和汽车行业的一系列化学物质。
大萧条期间,很多公司削减了研究开发经费,但陶氏化学继续扩大研发投资。公司成立了米德兰物理实验室,也被称作陶氏的“创意工厂”,进行包含乙烯、苯乙烯、PVC、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乙草胺等一系列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正是这段时间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带来陶氏在大萧条期间“创意爆炸”,让公司研发的StyronTM聚苯乙烯树脂成为公司在未来50年间首屈一指的核心商品,为塑料时代打开了大门。
到了1930年代,公司通过自身不断学习以及行业壁垒的构筑,使之成为美国国内氯化钙、氯化镁以及镁化合物等产品的领先生产商,并在基础镁产品的生产方面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成为镁行业最为盈利的美国公司。这种成就主要依赖于创新的工艺设计以及工程能力。这些能力对公司未来在石化产品商品化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也做出极大的铺垫和贡献。
进军塑料和石化: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的主导者
公司于20世纪30年代就进入了石油化学产品领域,公司利用之前镁行业成功积累的经验与工艺,以及在Freeport建立的工厂,将石油和天然气中生产出的产品迅速商品化。如苯乙烯单体的商品化、肉桂塑料以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在二战期间,这些石化产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卓越的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Willard H. Dow在大萧条期间投资的研究产生了很好的回报。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政府要求陶氏加强镁的生产,以制造战机上的轻型部件。陶氏在Freeport的产能翻了一番,在德克萨斯州的Velasco建造了第二家工厂,并在密歇根湖和休伦湖湖畔增加了两座新工厂,成为英美战机最重要的镁供应商。
陶氏也是美国合成橡胶的最主要贡献者。二战导致美国90%的天然橡胶供应链被日本切断,政府要求美国各企业选择使用苯乙烯和丁二烯进行合成橡胶的大量生产,当时,陶氏化学是美国唯一的苯乙烯供应商。陶氏同意向政府提供专有技术,使美国能够在战争期间满足其对合成橡胶的需求。公司还为联邦政府运营多个工厂,为武装部队提供合成橡胶。此外,陶氏第一塑料ETHOCEL对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军用水壶、防尘眼镜、控制旋钮、烟嘴等各种材料;为帮助水面和地面的军队,陶氏作为STYROFOAM销售的另一种塑料泡沫聚苯乙烯由于其浮力而被用于筏子和救生艇。
二战后,陶氏在战后经济发展的适应上也体现出了极强的能力。公司在二战中借助其生产的石化产品尝到大量甜头后,从石化产品着手,沿着石油化工产业链从上往下开始逐步发展和延伸。整个20世纪5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进行基础石油化学产品的生产,从最初始的烯烃单体、石蜡、芳香烃等石油炼化产品到各种树脂、聚合塑料产品,公司在整个石化产业链中均维持着高产能的强劲势头。1958年,公司首次实施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并购买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和天然气井,保证了原料的供应。
海外投资引领公司高速增长
虽然陶氏化学公司已经成功构筑了强大的进入壁垒,成为美国数一数二的多元化化学品公司,其各项产品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陶氏化学公司才开始表现出对国外市场的兴趣。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投资与合资,建设多家海外子公司或是合资公司:1942年,陶氏化学加拿大公司成立,首次向海外发展,并于次年生产苯乙烯;1943年,陶氏化学和康宁玻璃公司合资成立一家公司,主营硅树脂产品;1947年,陶氏在巴西成立石油天然气公司,主要为公司提供生产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气。1952年,陶氏化学欧洲公司分别在日本、瑞士等地成立多家子公司,并于1957年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或销售点,海外销售额占比也是从1957年的8%猛增到1974年的47%。
进入21世纪,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以及越来越频繁的行业整合,陶氏化学发扬的自身研发能力强的优势,不断加强创新,并辅以资产整合,不断拓宽自身产品领域。期间公司收购了埃尼化学的聚氨酯业务、罗门哈斯的农用化学品业务、塞拉尼斯的丙烯-丙烯酸业务,并进入到工程材料、碳纤维、食品和水处理等领域,完善和延伸自身下游产业链,成功在特殊化学品和高新材料上奠定全球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工企业。
美国公开扬言:干掉华为比达成中美协议重要十倍
近日,曾担任过美国白宫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甚至公开扬言:“干掉华为比达成中美协议重要十倍”。通过美国政府及其企业近期一系列表现和行动观察,不难判断美国政府正在倾全国之力、不择手段实施“绞杀”华为的计划。“绞杀”华为,绝非华为公司自身的事情,关乎中国崛起与兴衰的命运,一场没有硝烟炮火但更严峻,更艰巨的经济战、科技战已打响。
不能再抱任何幻想,不能再存丝毫侥幸,不能再当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看客,全体中国人、中国企业都应保持高度警惕与清醒,此时此刻应坚定站在国家立场、站在中华民族立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定支持和捍卫华为公司,坚定抗击一切邪恶的遏制中国崛起的言论与行动,为中国崛起贡献一份属于自已的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