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突破技术封锁:我国首套自主工业化PC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作者: 2019年06月13日 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6月6日,泸天化(集团)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宣布,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非光气法熔融缩聚专有技术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PC)工业化示范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翟刚表示,该技
6月6日,泸天化(集团)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宣布,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非光气法熔融缩聚专有技术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PC)工业化示范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翟刚表示,该技术填补了*,量产后有望替代进口。

  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光军在发布会上介绍,泸天化(集团)中蓝国塑一期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2017年4月1日开工建设,2019年5月15日产出优质聚碳酸酯产品。目前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受控、环保达标,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内优质水平。项目的成功,突破了国外对我国该领域先进技术的封锁。

  该装置采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非光气法碳酸二苯酯技术、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熔融酯交换法聚碳酸酯技术,是国内首套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聚碳酸酯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研究员王公应表示,我国聚碳酸酯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国内产能猛增,但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国外新建装置基本为非光气法,国内部分新装置仍为光气法。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产业化技术开发专项等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非光气路线制备碳酸二苯酯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和反应分离一体化等过程强化技术,开发出9万吨/年碳酸二苯酯技术软件包。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奕表示,该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酯交换法聚碳酸酯技术,开发出10万吨/年技术软件包。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与项目各方通力合作,对首套9万吨/年碳酸二苯酯和1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艺包,在工程技术上改进、创新,为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打下了基础。

  在四川省经信厅的组织下,2015年6月,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1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

  据了解,泸天化(集团)中蓝国塑正在规划建设60万吨/年聚碳酸酯全产业链项目。其中一期2套10万吨/年装置总投资27亿元,一期第一套10万吨/年装置已建成投产,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致力于开发高端化、专业化聚碳酸酯产品。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