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享”一词已经让人们耳熟能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模式也已经从时尚理念成为人们的日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共享”模式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资料图
仪器设备是很多企业初创、研发、生产、检测等环节不可缺少的资源。大型仪器设备更是如此,但从购置到维护、从耗材使用到聘请专业操作人员,都是价格不菲,中小型企业很难负担这笔开销。另一方面,如果仪器的拥有者把这些设备“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将要独自出资“养活”这些设备。通过“共享”,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就可以得到提升,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日,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未来浙江省将依托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国有资产管理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并建立涵盖开放资源量、服务企业量、服务收入、合同额等指标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集聚共享资源,浙江省将不断完善科研设施和仪器入网制度,并通过逐步应用物联网技术来辅助实施动态监管。
浙江省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和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完备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建成大型科学装置2个以上,整合价值3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超过1万台,实现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更加完善,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浙江省在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培养分析测试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科研仪器和设施开放共享试点省份。目前,浙江省已有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和省疾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两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中心。
截至2018年,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共集聚创新载体8000余家,汇集单台(套)价值3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施和仪器10900台(套),总价值近100亿元。“十三五”以来,浙江省60余家高校院所间深入开展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服务,服务机时数达256.5万小时,样品数98.4万个,服务额达1.5亿元;并通过创新券政策支持,为2万余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约4万余次。
近年来,科技部在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加强部门和地方统筹协调,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统一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在通过创新券等方式加强引导,目前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