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8日,2019年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走进涪陵页岩气田,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17所高校的18名大学生,在《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石化宣传工作部的带领下,以体验加采访的方式,与涪陵页岩气田各行各业近距离接触,并以纸媒、微博、微信、抖音等形式对涪陵页岩气田进行全媒体报道。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主办,已携手走过了8个春秋,此次是第15期。多年来,主办单位和相关协办单位组织300多名大学生深入一线,对油气勘探开发、炼化、销售等石油石化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报道,为校园学子掌握国情、了解央企提供了实践与成长的平台。
涪陵页岩气田是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结合同学们的专业特点,联系气田生产实际,以“涪气与你同行”为主题,安排了座谈交流、井站采访、采气巡检体验、实物参观、野营房住宿、文体联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气田花园式工厂的环境,体验“我当一次巡检工”的艰辛,探寻绿色气田的故事。
在焦页1号采气平台,烈日当空,大学生有的拿着相机,支起架子,对着气井、展板拍摄,有的围着平台员工,仔细了解气田开发历程、采气工艺和流程,颇有专业范儿。“气井在生产吗?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华东师范大学的王佳珍很吃惊。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她,气井正在静悄悄地采气,相较常规天然气,涪陵页岩气更为优质清洁,甲烷含量超过98%,不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看着整洁的井场,漂亮的采气树,四周青山环绕,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大学生们“啧啧”称赞。随后的合影中,大家不约而同的喊出了“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响亮口号。
在焦页23号压裂平台,整齐排列、气势恢弘的大型压裂机组映入眼帘,让大学生们深感震撼。跟随江汉测录井公司射孔专家潘金国的脚步,大家在压裂机组、高压管汇旁,仔细聆听专家对压裂流程、工艺的介绍。炎炎烈日之下,汗水浸湿了红色工衣,但同学们依然坚持,满脸认真。听说气田开发初期,进口桥塞一支20万元,而石化人自主研发的国产化桥塞一支2万元,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而且成功反销美国,精彩的“逆袭”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在气田生产调控中心,大家对智能化气田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白涛集输站,大家参观了解先进的页岩气脱水、集输工艺和流程后,和一线员工坐在一起聊起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说采气员工从职场“小白”经过几年的学习锻炼,变成了“五星级”场站员工,大学生们纷纷鼓掌。
“我当一次巡检工”是此次活动中的体验环节,大学生们跟随采气人员开展平台巡检。在焦页14号集气站、焦页66号、5号、12号平台,大家冒着高温酷暑,与采气工一道按照巡检路线,查看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实时数据、倒换管线流程。重庆工程学院学生蔡汶芮向工作人员询问集气站设备操作情况,当听说集气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有先进的安防系统后,一个劲地“点赞”。
在楠木村的座谈会上,焦石镇能源办相关人员讲述气田绿色开发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变化情况。大学生们围绕“页岩气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页岩气开发后,给当地居民带来哪些好处?”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当听到涪陵页岩气公司为当地修建快速物流通道、为村民修建水窖、为古树和溶洞让路的故事,大家纷纷点头称赞。
白天的实践充实丰富,晚上的活动也精彩纷呈。大学生们在培训和写稿之余,开展了夜宿战地野营房、篮球赛、焦石三环走一走、联谊晚会等活动,加深了对会战员工的了解,每一项活动都让同学们乐在其中,难以忘怀。
中国青年报社高级记者,高级舆情分析师陈强,也是本次训练营的校长点评道:“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创作的优秀作品,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中国石化对活动的精心安排,令我十分感动。我们将用好青年媒体、校园媒体,大力宣传气田绿色、高效开发和扎根大山、为国争气的会战人,让更多的人了解页岩气、支持页岩气开发。”
(戴莹 操仪敏 黄慧 王彦)
标签: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 涪陵页岩气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