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餐饮油烟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有异味。有研究表明,各餐饮源油烟PM2.5值比大气背景值高出数十倍,其中仅烧烤的油烟PM2.5值就达5659μg/m³,除此之外,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还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同时为PM2.5的二次生成提供原料。
近年来,北京等城市餐饮油烟大气污染投诉一度超过大气污染投诉总量的1/3,由此也引起了许多相关部门的重视。2019年8月末,生态环境部印发《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取消了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和区别对待。
除此之外,“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气筒或净化设施排放口油烟限值为1.0mg/m3、非甲烷总烃限值为10mg/m3”,这是目前为止对餐饮油烟排放提出的最严格的标准,这些无一不预示着治理餐饮油烟的决心。
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表示,控制油烟污染,关键要抓好“测”和“治”两个环节,治理政策的不断加码,加速了新技术对油烟的精准监测的助推。同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健认为,未来餐饮业排放源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分、量化。
治理餐饮油烟的迫切需求下,近来,各地正在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目前,我国已有一批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可以科学、稳定、高效地监管餐饮油烟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测设备。
2018年,山东济宁在高新区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研究制作了餐饮油烟治理电子地图。资料显示,只要点击餐饮油烟管理电子地图链接,包括地理位置、净化器型号、经营负责人等餐饮经营单位信息一一呈现在地图页面中,不管是大型酒店、学校食堂还是小吃店,使餐饮油烟排放管理更加精细、更高效便捷。
宁波高新区在餐饮业“禁设区”管理模式1.0版本的基础上,升级推出2.0版本,在全市率先推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工作人员介绍道,“被监测的餐饮店,系统每隔十分钟就会上传其油烟浓度、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油烟温度、烟道湿度等数据。”为治理餐饮油烟提供了实时数据依据。
浙江绍兴的餐饮油烟监测系统形似一支细长的话筒,将带有感应器的尖端置入油烟管道内侧固定,外部的圆形处理器则进行检测和分析,数据定期传回后台进行汇总。此系统利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织就一张“天网”,可实现试点餐饮店油烟排放24小时在线监管。
今年9月份,山西临汾正式上线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控平台。在城市管理智慧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餐饮店油烟排放的油烟浓度、颗粒物浓度、非甲烷等数据,还能查看风机开关情况,如出现异常,系统字体会变成红色,同时会推送到执法人员智能手机中,以便及时查处。
南京秦淮区对大气重点监控区域搭建了智慧环保餐饮油烟全流程在线监管平台,平台数据来源于全区53个微型空气监测站,可以获取油烟浓度、风量、工况等各类数据,自6月初投入使用,运行一个月,该区域油烟投诉下降80%,实现全区空气质量的网格化监管。
餐饮油烟治理迈入精准监测新阶段,当然净化设备和净化技术等也会跟上监测的脚步,通过越来越多创新、效率高的手段,从而实现餐饮油烟的源头治理。
(原文标题:“天网”“千里眼”齐上阵 餐饮油烟监测开启2.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