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
本次评价考核共有25个部门344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2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58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65个。
总体看来,与2018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成效更加显著。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440小时,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240小时。纳入国家网络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95%。80%的参评单位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并实现了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互联对接。参评的65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通过评价考核,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仪器购置缺乏统筹,仪器重复购置比较严重。二是部分单位没有按照《意见》要求建立完整规范的仪器使用记录。三是仍有一些单位对实验技术人员支撑科技创新的作用认识不够,实验技术支撑队伍有待加强,专业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考核结果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52个单位管理制度规范,科研仪器设备运行使用效率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明显,考核结果为优秀。北京科技大学等89个单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运行使用效率较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较好,考核结果为良好。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192个单位达到了开放共享的基本要求,考核结果为合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11个单位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制度建设缺失、实验队伍支撑薄弱等不足,考核结果为较差。
按照《意见》有关规定,对考核结果优秀和良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相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精神和《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要求,督促指导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切实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建设和购置的统筹规划,规范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管理,加强高水平专业化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