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石油石化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石油石化行业供应压力大幅增加,盈利持续下降。
春节前后,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2月下旬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除中国外,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5个。
经济受到不利影响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发酵,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7.6,较1月回落2.6个百分点,跌幅明显。IMF预期疫情会使全球经济萎缩3%;经合组织已将全球经济2020年的预期下调0.5%,悲观情形出现可能下调1.5%,欧美发达经济体均有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可能。
疫情打破了中国经济在2019年底的弱企稳格局,尤其对2020年一季度经济产生不利影响。2月国内PMI指数大幅下挫,创下了有数据以来的新低35.7,经济下滑明显。根据IMF预测,疫情会使中国经济全年增速从6%降至1.2%。目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稳增长政策持续实施落地,二季度比一季度会有明显的回升,下半年经济会更加稳健。
石油需求下降
国际石油市场方面,3月6日,“欧佩克+”会议未就深化减产达成一致。会后,沙特随即打响价格战,率先表示将增产并且大幅下调销往美国、欧洲及远东地区的原油销售价格。俄罗斯方面则表示,计划从4月开始增产。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在谈判破裂后的首个工作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30%,至31.43美元/桶。
基于此次黑天鹅事件叠加新冠疫情对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的影响,多家机构纷纷下调全年油价预期:国际能源署将2020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下调至43.3美元/桶,此前预期为61.25美元/桶;标普预测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由之前的60美元/桶下调至40美元/桶。各大机构对油价走势均持悲观态度。短期看,预计沙特和俄罗斯等国的竞争式增产会进行一段时间,低油价短期内会持续。然而,受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沙特与俄罗斯维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及美俄二者储存产能有限,4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将较难长时间维持。
炼油行业终端市场难改颓势
国际炼油行业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本来就面临供需失衡的成品油市场雪上加霜。今年一季度,新加坡成品油裂解价差持续震荡,维持低位。2019年,随着亚太区域炼油产能快速扩张,全球炼油产能增幅创近10年来新高,产能将在今年全面释放,供应持续宽松的基本面很可能导致炼油毛利走低。随着国内炼油能力进一步释放,预计今年全年国内成品油净出口或将超过6000万吨,届时中国将超过韩国,成为亚太最大的出口国。尽管亚太地区供应略有短缺,但考虑到地区内文莱及马来西亚的炼厂投运等新增产能的释放,亚太市场成品油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国内炼油行业方面,受疫情影响,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2月国内炼厂开工率大幅走低,库存高企。据安迅思和卓创等机构统计,2月国内炼厂开工率降至55.6%,较1月下滑近16个百分点,而地炼开工率仅维持在37%左右的低位;受出行受限的影响,汽柴油消费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13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47.9%;汽柴油库存达5600万吨,“去库存”成为当前炼厂首要任务。随着国际油价历史性深跌,3月17日国内成品油迎来大幅下调,触及地板价,根据机构测算,每吨汽油下调1015元、柴油下调975元,这将成为2013年推出新定价机制以来的最大跌幅。综合来看,短期内,原油市场供应端的大幅增加和地炼开工率的逐步提升将导致供应面压力继续加大,而国内需求短期提升空间有限,成品油市场难改颓势。
继2019年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后,今年中科炼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也将投产,新兴炼化将掀起国内新一轮产能扩张潮,两年的新增能力将完全释放,预计今年国内炼油能力超过9亿吨/年,其中500万吨/年以下的炼能超过2亿吨,国内炼油产能结构性过剩依然严峻,先进产能仍显不足。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传统地炼积极筹划重组,今年春节后,山东省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纳入国家规划的项目部署。
IMO新政下,国内保税船用燃料油税收政策取得突破。自2月1日起对保税船用燃料油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国内炼厂将开启自主生产低硫保税船燃的新篇章,船燃产量会有大幅提升,汽柴油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成品油消费会有回暖的迹象。但在国内炼油产能持续扩张、结构性及区域性过剩严重、需求增长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炼油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加快,国内成品油市场主体将更加多元,竞争激烈将常态化。
炼化行业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国际炼化行业方面。2020年,世界石化产品消费增速继续回落,三大合成材料消费增速预计达5.5%。随着沙特阿美Jazan石化项目、马来西亚PIC项目、恒力石化及浙江石化等新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短期市场供过于求将导致石化行业盈利和开工水平继续下探,世界石化行业盈利指数跌出景气区间并继续下行,据IHS估算,石化行业平均开工率将跌破80%(以乙烯为代表)。
国内炼化方面,受疫情影响,大宗化工品下游复工延迟,社会及生产企业的累库明显。加之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原料成本端崩塌,一季度化工品价格持续下行。2月底,能源化工企业产能利用率恢复至71.7%。3月初,江浙市场织机开工率回升至50%,市场整体逐渐回暖。后续,随着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疫情影响将逐步缓解。
2020年化工品市场供应压力明显增大,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中科湛江、辽宁宝来、烟台万华、中化泉州石化等一大批炼化一体化项目将陆续投放。据统计,2020年主要化工品中,产能增幅最大的是乙二醇,增幅接近60%;其次是乙烯,产能增幅达57%;苯乙烯的产能增幅也高达49%,此外,PTA、PE、PP等产品的产能增速也均超过20%。
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将导致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各产业链盈利持续回落。以芳烃聚酯链为例,随着上游原料PX及PTA的产能快速增加,且增速及规模远远超过下游聚酯,产业链的利润出现收缩及再分配的迹象,盈利加速向下游聚酯转移。以PTA为例,2020年PTA行业进入扩产高峰期,共涉及产能1710万吨/年,主要来自恒力、逸盛、新凤鸣、百宏等聚酯/涤纶龙头企业,这些新产能如果均如期释放,预计至2020年底国内PTA总产能将达到6953万吨/年,产能增速为32.6%,相对于下游聚酯约9.5%的产能增速,PTA市场供需结构将由紧平衡转变为供需过剩状态,PTA产能规模的快速放量,也使得更多的高成本产能面临直接退出的挑战。从产能周期的角度看,供过于求带来的价格下跌也将引发高成本的PTA产能退出市场。
在新建的PTA装置中,恒力石化的装置具有能源优势、配套优势、区位优势、原料优势等,在扣除折旧和摊销等固定费用后,其最新的PTA装置加工可变成本已降为250元/吨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PTA产能将加速出清,国内化工产能的整合即将开始。
石油石化行业调结构、促升级刻不容缓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在发布的《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中指出,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炼油、芳烃、聚酯,甚至烯烃等过去短缺的化学品产能也均面临过剩。从2020年开始,除国务院石化行业规划方案规划部署的国家重点基地和重点项目外,一律严控新建和扩建炼油项目及新建PX和乙烯项目,不得违规批建。这说明产能过剩的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行业调结构、促升级刻不容缓。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奠基之年。随着《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出台,石油化工行业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将更加清晰。
当前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处于景气下行周期,其中炼油工业受产能扩张和需求低迷双重压力,在市场及政策两重力量主导下,产能整合及结构调整拉开了序幕。炼油结构调整趋于“减油增化”的方向,炼化行业长期薄利和大洗牌时代即将到来。
石化行业发展虽面临严峻挑战,但机遇与危机并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高端石化行业发展滞后、部分产品过多依赖进口等突出问题将使得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优化成为未来发展的机遇。中国的石化企业只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行业结构,提高管理效率,一定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实现创新跨越。
(作者单位:中化能源股份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