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陈家庄,浓郁的绿色铺满大地。农民正通过玉米与小麦轮作的方式,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而在良田下方1000多米处的岩层,陈371西扩块稠油也在热采与冷采技术的交替作用下,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出色的渗流能力。
过去,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对于潜力大的稠油油藏,习惯用注蒸汽吞吐技术——俗称“热采”方式进行开发。此法成本高,效果强。但随着多轮次蒸汽吞吐,陈家庄油田的热采井井况、转周效果持续变差。其中,陈371西扩块单井周期产量从最高的2600多吨下降到不足1200吨,热采措施的收益越来越低。
如何寻找到新的开发方式,让潜力资源不再沉睡,成为河口厂工艺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套损井、低产低效井增多的问题,河口厂工艺技术人员转变开发思路,尝试使用低成本的冷采技术破题。在对陈371-平14井的热采转冷采试验中,技术人员取得了好的效果,并在陈371西扩推广应用30井次,平均单井增油462吨。随后,工艺技术人员举一反三,尝试对2口井实施冷采转热采,结果峰值产量均高于冷采措施前多个热采周期的峰值产量。
一连串效果让河口厂工艺技术人员如获至宝,并决定对增产机理展开研究。
“热采负责提供温度环境,冷采负责改善渗流孔道。”河口厂工艺研究副主任田云霞直言,通过反复摸索,他们发现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热力场内轻质组分挥发,重质组分积聚堵塞,渗透率降低,原油渗流困难,继续注汽热采效率低。而冷采技术可以有效解除近井堵塞,改善渗流通道,通过“诱导续流”,使远井热力场之外的低粘原油持续流入热力场内,改变了饱和度场。
在河口厂工艺技术人员眼中,两者耦合实现1加1大于2的协同效果,而这也正如农作物轮作,让陈371西扩的地层变得更加‘肥沃’。
“成本上高低搭配、效益上远近皆收”的开发方式无疑是对油藏经营理念的最好诠释。随着“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的启动,河口厂技术人员趁热打铁,对冷热采交替的吞吐耦合时机、吞吐方式和注入参数等展开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油藏类型,制定了不同的开发方案,总结形成更加完善的冷热采交替一体化增效技术。其中,针对热采高效的水平井,他们根据井况及生产情况实施热采和冷采交替吞吐,对于套损无法注汽井实施多轮次冷采化学吞吐试验,而对于高液量高含水的井,优选部分实施冷采降粘吞吐配合堵调一体化技术,进一步优化措施效益。目前,河口厂在陈371西扩实施冷热采交替一体化增效技术32井次,投入产出比从原先不足1∶2上升到了1∶3.4。
(王维东 王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