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胜利油田新型埋地管道检测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作者: 2020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由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成功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装备,实现了杂散电流快速检测定位和监测预警,一举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由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成功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装备,实现了杂散电流快速检测定位和监测预警,一举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杂散电流是指在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通常是由于高压电路或电气化设施的电阻耦合,电容耦合以及电磁感应耦合的作用而产生的。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油气管道80%的腐蚀穿孔事故主要原因来自杂散电流,其引起的管道腐蚀速率是自然腐蚀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给石油石化埋地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我们做过试验,1A电流下,8mm壁厚的管线,4个月就能穿孔。”技术检测中心特种设备检验所副所长刘海波说。近年来,随着高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飞速发展,在轨道、高压线、地铁区域,甚至联合站内用电设施附近都会有杂散电流。

目前,中石化内部承接油品输送的管线大概两万多公里,因此准确判断管线上是否存在杂散电流,是否有流入流出点并提出预警,对于油气管道安全环保运行至关重要。

此前,在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技术领域,英国雷迪公司RD-SCM等国外装备一直占据着垄断性地位,单套设备采购金额需要50万元。

“国外装备可在不接触管道情况下,直接显示管道杂散电流值,在采样精度、采样频率以及同步采集方面都具有绝对技术优势。而普通设备需要连接管线和地面,以测量电压压差的方式测算电流。”刘海波说。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突破管元件的电流读取算法,在国外是严格保密的。2016年,中石化对此进行科技攻关项目立项,通过技术公关,研究团队构建了装备探头阵列电磁场强度与管中电流的数学关联模型,破解了技术瓶颈,成功研发了管中电流核心检测元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新型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装备。

“中心每年要进行800多公里的埋地管线检测,从应用情况看,广受好评。”刘海波说。据了解,新装备的测量灵敏度能够达到20mA@1m,最大测深度可达100mA@4m,不但各项技术参数与国外设备比肩,单套设备价格仅为国外装备的五分之一。

目前,该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在推进相关技术领域的装备国产化方面前景巨大,也将对确保中国石化油气管道本质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王维东 孙万芹)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胜利油田 埋地管道检测装备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