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大数据50强 金电联行加码工业智能化
——专访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晓忻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8月26日,在2020(第五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金电联行荣获“2020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跻身“2020数字赋能先锋企业30强” “2020新基建明星企业”,并被《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评为“2020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技公司,金电联行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开创全新的大数据智能生态系统,目前已开发出30多条产品线和百余套智能产品。来自赛迪顾问《2019中国公共信用数字化试产个白皮书》的统计显示,金电联行在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第一。
金电联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搭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与“新三板”提供的直接融资能否互为补充?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金电联行如何向“大数据+传统工业”领域延伸?企业上市,又将对金电联行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带着上述问题,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了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国工业报:金电联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搭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与“新三板”提供的直接融资能否互为补充?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范晓忻:金电联行搭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或为其提供增信。该平台主要是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与新三板交易市场互为补充,让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再局限。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我们主要推广的解决方案是芜湖模式。这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下,一种重要的企业融资创新模式。
芜湖模式是四方参与、四方受益,简单讲就是政府搭台,并提供风险保证金,也可由担保公司提供风险担保,再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套机制要运转起来需要征信机构的参与,比如金电联行。作为在央行备案的征信机构,金电联行不仅能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搭建信息互通的桥梁,还可通过征信报告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提供依据。
中国工业报:作为国内信用领域的大数据软件厂商,金电联行缘何能牢牢占据国内信用体系建设和探索的第一阵营?
范晓忻:信用市场是金电联行深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们在政务市场中的主战场。当前,中国的信用建设一直处在一个相对不温不火的状态。与西方一些国家的比较先进的信用体系相比,我们还处在一个爬坡发展追赶的阶段。
作为一家大数据科技公司,金电联行致力于打造“数据约束力”,促进各个领域信用体系的完善。我们相信只有数据打通,才能实现所谓的“联合惩戒”。
数据正好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有五层架构,通过技术能力,实现了在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别人可能更多的是在搭各个模块,去组成一个信用应用的场景,而我们更多是从数据出发,先去处理各个委办局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打通、管好、处理好,然后再通过我们的模型体系去支持各种各样的场景。
布局“大数据+传统工业”
中国工业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金电联行正从“大数据+金融”、“大数据+信用”等向“大数据+传统工业”进行延伸。传统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是否面临新一轮变革?金电联行进行了怎样的考量和布局?
范晓忻:向“大数据+传统工业”进行延伸,是金电联行目前所有工作的重点。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是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推动的,我们已切身感受。而从一个更大的层面来讲,如果工业不能实现转型发展,我们面临世界各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人口红利优势也将所剩无几。怎么办?
大家可以看到,大数据来支撑金融,是5年前的热门话题。除了金融,我们其实可以再站的高一点,这些就是行业和产业的拓展、延伸,我认为最终的主战场是工业,因为这是中国经济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
谈到金电联行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布局,我们是在2018在上海建立产业事业部,2018年底建立产业研究院,目前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的压数量已经超过了北京,成为最大的研究院。公司在工业领域的布局力度和决心都很大。
具体的做法,可称之为工业智能化。从产业角度来看,可归纳三个部分,即智能生产、智能运营、智能生态。其中,最核心的能力还是底层数据能力,要实现在几乎所有的场景下都能通过底层数据进行互联,你的场景才能有生命力,未来才有扩展性。
中国工业报:金电联行目前是否已经启动Pre-IPO融资?相关上市辅导工作进展如何?上市将对金电联行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范晓忻:当前,金电联行的确是在做科创板上市的准备工作,我们也接受了多轮的辅导,包括我们启动了Pre-IPO融资。
针对企业上市的影响,我认为无论当下、未来还是过往,上市对于企业的支撑非常明显。尤其在当下,科创类企业往往选择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扩大企业影响力。而进入二级市场,企业就能更多进入公众公司的行列,能够取得更多的市场影响力。
金电联行也是希望能够抓住当前这样一个最好的契机,参与其中。我想这一进程并非我们能左右,而且也急不来。当前,我们公司内部已经和相应的辅导机构在做相关上市准备工作。至于今年年底能否实现上市,还需取决各方筹备工作的具体进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