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线,亦是战“疫”前线。
西安航天源动力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大战役”的同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生产建设,确保项目攻坚“不停步”,奋战施工“加速度”。历时仅129天,西安航天源动力首个塔体改造氨法脱硫项目1号系统顺利通烟达标试运行超220小时,再一次刷新项目建设的“源动力速度”,实现开门红。
多点发力 开启“抗疫+精益管理”组合拳
2月28日,在复工“热潮”下,项目部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到场,但疫情形式依然严峻,物流、材料、人工等因素导致施工短暂受阻。怎么办?那就苦练内功,多点发力,开启“抗疫+精益管理”组合拳模式。
项目部始终把早日安全复工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按下了复工准备“快捷键”。组织编制完成并向西安航天源动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项目复工措施清单》,特别是《项目防疫安全应急预案》及《项目安全复工方案》、包括施工单位人员入场要求全部拼车自驾到场,同时办理好社区安全健康证明文件等措施,确保防控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到位。在西安航天源动力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落实所需的防疫物资储备,并全方位开展防疫宣教工作,为后续项目顺利、安全复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施工受限的这43天时间里,我们从人、机、料三方面做足了准备”。项目经理江涛这样说道。项目部在现场先后联合监理项目部组织焊工、铆工等开展知识培训共计四期,加强了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有效提升专业素质及业务技能。组织技术人员还带领开展了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将区域界限划分更加明晰,为后续施工衔接有序打牢基础。
同时,项目部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引导员工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并就如何强化项目精益管理、提质增效、有效进行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管控制定了总体规划,提出了诸多应对项目实际状况的管理措施的思路、方法与手段,为尽力减少延迟复工导致的各项损失,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攻克难关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随着复工的全面铺开,项目部迅速按计划推进施工。至于施工任务有多紧、攻克难关有多累、员工劲头有多足其实无需多言,口罩之上那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就能证明一切。
“这是西安航天源动力承揽的首个利旧与新建并行的塔体改造项目,保留部分老塔可以有效帮助业主控制施工成本,但同时也为我们的施工增加了诸多困难”。施工经理黄晶晶说道。
改造项目较新建项目相比可谓是工程结构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作业空间更小、安全风险更高。再加之受疫情影响,以及榆林地区冬季施工等限制因素,项目部必须要赶在10月入冬前全部完成2套系统的施工任务达到通烟条件。这些都成了挡在项目部面前的一道道难关。
如何解决老工艺下脱硫效率低、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又如何最大限度综合利用老塔资源?项目设计人员多次进行实地勘测,并充分分析烟气流速、塔体受力以及载荷等情况。
“我们通过反复模拟计算,将烟气流速、塔内浓缩段与吸收段比例、处理效率以及能耗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将原35米吸收塔截掉13米,并在此基础上将原9米的塔体直径扩宽至10米,再加高21米,塔体变宽、塔高增高使烟气流速有效降低了30%,同时增加了浆液循环量,吸收泵流量翻倍,最终也就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设计经理夏金松解释道。
设计关过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安全高效施工。由于老泵房机组及管道布置十分紧凑几乎无可用空间,这就给“小泵换大泵,细管换粗管”的改造方案带来了巨大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通过对设备走线的重新布置,并用分片联合基础的形式,有效利用空间。塔体部分的施工包含三部分,一是分段拆除,二是加高,三是塔内结构重建。这三部分是施工的重头,由于脱硫塔内铺满防腐材料玻璃鳞片,如施工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
“关乎生命安全的事就不是小事,项目部对消防工作意识上非常重视,严格避免交叉作业,并将在脱硫塔内部接入消防水带,同时在塔旁配备消防车及灭火器材,最大限度将消防措施保证到位。”也正是这样,靠着这群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源动力工程人,出色的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在1号机组试运期间,排放出口二氧化硫含量平均10mg/Nm3(设计标准35mg/Nm3),氮氧化物含量平均40mg/Nm3(设计标准50mg/Nm3),烟尘排放浓度平均4mg/Nm3(设计标准5mg/Nm3),烟气排放各类参数指标均低于设计要求,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同时正式运行后每年还可直接产出2.2万吨的硫酸铵化肥产品,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项目现场的烟囱高高矗立,没有了冗长的拖尾和浓烟,那里的天更蓝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