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化学化工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是支撑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化工领域也亟需实现从理论到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
为提升石油和化学工业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化工领域科技创新交叉融合与流程再造,2020年9月15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于在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北京昌平)盛大开幕。
会议现场
本届大会以“交叉融合,创新变革”为主题,设立了高端特邀主论坛报告会和五大分论坛,邀请了10余位院士专家围绕化工领域重大创新、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过程强化、安全环保等前沿领域作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也齐聚北京,共襄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
会议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首先发表致辞。戴厚良指出,本届大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举办,实现了基础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和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戴院士还表明,在新一轮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中国化工学会还将精选鲜明主题、创新形式配合,将大会逐步培育成为我国化工领域的国际化、多学科、跨地区的,学术、科研、产业一体化的创新与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
紧接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发表致辞。吕昭平指出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是瞄准化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建立具有引导性的、权威性的学术、科技和产业互融互通的创新平台,对破解化工科学发展的瓶颈,推动化学化工领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吕书记也祝愿大会能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并助力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而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虽然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激增,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影响了世界格局,但疫情过后全球石化产业将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时期,这对于全球石化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傅向升副会长也表明,要想实现石化强国的目标,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020年度院士加入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宣布刘忠范、涂善东、王玉忠、徐春明、俞书宏五人加入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2020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授予仪式
随后,现场进行了2020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授予仪式。戴厚良院士宣布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陈健、常州大学的蒋军成、太原理工大学的李晋平、清华大学的骆广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聂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的孙万付、华东理工大学的王辅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铜文、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的张来勇8人成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侯德榜成就奖
侯德榜创新奖
侯德榜青年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基础研究成果奖
现场还举办了“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和“化工学会科技奖”的颁奖仪式。王玉庆宣布胡志海等5人获得了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郝红勋等14人荣获了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曾玺等30人获得了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杨元一
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杨元一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传播化工科学知识,助力增强全民科学素质是中国化工学会和每一个化工从业者的重要职责,故而倡议大家多加入到化工科普工作中。此外,杨元一还表示中国学会下属多个专业委员会每年还将组织发表一至二篇以上的科普作品。
新书首发式合照
之后,大会播放了宣传纪录片,并举行了《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新书首发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
短暂的茶歇后,会议主题报告正式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发表了题为《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加工应用研发进展》的精彩报告。蹇锡高院士表示,随着性能更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的发展,以及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更成熟,轻质高强高韧、成本更低的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将成为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等领域的主要材料。优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也使得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理想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玉刚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玉刚带来了报告——《电化学核心科学问题及其原子分子层次研究》。孙教授聚焦电化学能源体系,阐述了运用各种谱学和显微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仪器研制专项支持下建立的基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孙教授还指出建立发展原位/工况研究方法是从原子和分子层次研究和揭示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动态变化过程的重要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
PET有着优异的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透明性和可加工性,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瓶、塑料膜等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在报告《聚酯的功能化与高性能化》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PET生产国,2019年的产能达5869万吨,但我国的PET产品同质化严重,普通产品低价竞争,利润率低,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故而王教授指出我国需要提升脂肪族聚酯的成形加工性、力学性能、在不同环境下的讲解速度可控性和降解的彻底性以及可循环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
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做了题为《人机共融石化工业智能系统》的精彩报告。报告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石化工业,依托工业互联网,融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阐述了构建制造过程的业务闭环、破解核心技术的难题和风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内容。钱教授还指出我国石化工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应解决供应链与资源配置、生产运行、安全环保、信息感知、系统支撑层面的诸多问题。
上午的报告至此告一段落,之后还将有多场专家报告与会议。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化工仪器网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