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发生水华,造成湖泊和海洋水质恶化,危害人、畜和鱼虾等生物的安全。为了做好藻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就水体环境的遥感监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包括回归模型、水体生物-光学模型等方法反演水质参数,为水体藻类遥感监测奠定了基础。
国内在应用遥感技术研究内陆河湖与近海的水质方面也做过大量工作,研发了多种卫星遥感蓝藻水华监测产品,开展了对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的蓝藻水华监测服务;同时,众多专家学者还开展了卫星遥感绿潮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从事遥感工作的单位在藻华监测工作中大多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应用,所用数据处理系统也不统一,监测产品各不相同,这些都对卫星遥感水体藻类监测的应用推广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为推动我国水体藻类监测技术的发展,规范卫星遥感水体藻类监测技术方法和处理流程,我国编制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水体藻类》。目前,该标准正在公示阶段。
该标准规定了卫星遥感水体藻类(蓝藻水华和绿潮)的监测方法和处理流程,适用于卫星遥感水体藻类的监测和图像制作。标准中对水体藻类、绿潮、藻华覆盖程度等专业术语做了解释,规定了前期数据处理要求、藻华判识、计算方法分级等内容。
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日常监测业务中,包括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蓝藻水华监测,以及我国近海绿潮监测。希望实施本标准的单位具有卫星遥感资料获取、存储、处理、分析能力,并有卫星遥感湖泊蓝藻水华、海洋绿潮监测的应用需求,且再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