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双碳时代石油石化企业应积极创新应对压力

作者: 2021年07月0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已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推进碳达峰的过程中,石油石化企业受到的政策压力相对较小;但在碳中和目标下,石油石化企业承受的压力将大增。而且

  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已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推进碳达峰的过程中,石油石化企业受到的政策压力相对较小;但在碳中和目标下,石油石化企业承受的压力将大增。而且,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将承受的压力不只来自政府,还来自社会和市场。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也给石油石化企业带来较大盈利压力。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抓紧时间推进业务创新,包括积极从仅制造产品向同时提供服务转变。

  短期内石油石化业承受的减碳政策压力较小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重申了中国的减碳承诺,表明中国的减碳战略既定、确定且不可移易。

  减碳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大约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因此能源领域的减碳效果决定着碳中和的实现,能源行业是减碳的主战场。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建立和运营碳交易市场是我国拟采取的重要减碳政策。2021年6月,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全国碳市场将首先在发电行业启动,第一批2000多家发电厂将参与交易。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中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而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出自煤电。如果我国煤电业的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就能为实现全国碳达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石油石化企业难免会承受政府减碳政策的压力。然而,由于和煤炭相比,石油的碳排放强度低20%以上,石油石化企业在“双碳”时代的减碳压力总体上将低于煤炭企业。

  未来市场走向将让石油石化企业承压

  在“3060”目标下,石油石化企业承受的政策压力会比煤炭及相关企业小。但是,除了政策压力外,石油石化企业还要承担市场压力,而这种压力更为直接。

  近年来我国成品油需求增速已明显放缓,这已经对我国炼油、油品批发和销售等企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一定影响。改革开放启动之后,我国石油消费量曾经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5年,国内汽柴煤油表观消费量从3027.7万吨增长至31643.5万吨,在短短35年里增长了约10倍,年均增速高达6.9%。但之后至2020年(即“十三五”时期),汽柴煤油表观消费总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655万吨,年均增速为-1.7%。

  “十三五”时期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下降,受到了隐性资源的冲击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断言我国成品油消费量已经达峰。但是,近年来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长已逐渐减速,而且未来这一趋势很可能持续。

  油品消费走弱的原因有多种。直接原因包括汽车销量连续三年下降、替代性交通运输燃料和动力快速发展等等。深层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转变,能源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放缓,会拖累成品油消费的增长。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我国总人口里的比例已升至13.5%,离14%的老龄社会门槛已十分接近。老年人的交通出行活动会少于年轻人,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也对成品油消费前景不利。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脱油向电”加速发展,也对成品油消费构成较大冲击。虽然电动汽车对我国成品油消费的冲击并不是最大的,但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社会关于替代性燃料和动力最热门的话题。它也折射了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对石油消费的前景有深刻的意涵,因而值得密切关注。

  在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的冲击下,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为了守住市场份额,已经从前些年的观望、犹豫,集体转向扩大电动汽车产量,并积极收购动力电池生产工厂、建设电动汽车制造平台。这将对世界汽车工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也将冲击交通运输用油。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接近600万辆,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对我国汽柴油消费造成明显的影响。

  我国石化产品需求虽然比油品需求旺盛,但受到限塑令等因素的制约。石化产品正迅速成为全球石油消费的最大推动力。塑料消费量约占全球化工产品消费量的一半,发展塑料业务是未来石油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希望所在。但是为治理白色污染,越来越多国家已实施限塑令,石油化工的发展道路上并非没有挑战。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史上最严限塑令”,对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按照不同时间段、不同城市、不同领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规定。2021年1月,该限塑令在全国正式生效。政府对塑料制品消费的限制虽然不会阻止石化工业的继续增长,但会限制其发展速度。

  石油石化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要创新图强

  随着政府发布越来越多减碳政策,资本市场必然也会做出反应。

  我国的“双碳”战略主要针对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减煤将成为近期落实“双碳”战略的首要工作。煤炭项目将面临提前淘汰、成为搁浅资产的更大风险,违约率将明显上升。从风险控制的考虑出发,金融机构或者避开煤炭项目,或者要求煤炭项目支付较高的借款利息。这可以被视为金融市场对高碳项目进行碳定价的一种方式。其结果是煤炭项目的融资成本升高,经济性变差。

  和煤炭一样,石油也是化石能源。在金融机构看来,石油石化项目也有成为搁浅资产的可能,投资石油石化项目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虽然这风险远远低于投资煤炭项目。在“双碳”战略推进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绿色、低碳意识会越来越强,导致石油石化项目的融资成本或将整体升高。

  而在石油和石化项目中,后者相对来说更受金融市场的青睐。我国未来石化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石化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盈利潜力。如前所述,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成品油需求已经接近饱和。炼油、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等企业未来盈利的想象空间相对有限,而且不确定性较大,其对投资者而言的吸引力较弱。

  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过渡的时期,也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过渡的时期。国内各个行业都在努力适应这个过渡时期。比如,为了适应新业态,我国一些汽车公司除了努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汽车外,还积极开拓新业务,其中包括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出行服务,从而把自己变为“造车—出行”服务综合公司。

  和传统的汽车制造一样,石油石化业属于制造加工业。在新时期,石油石化企业一方面需要继续做好本业,助力实业兴国;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拓新业务,不仅要把产品做好做精,还要努力向消费者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务,包括在前端加强技术研发,在后端做好商品相关服务。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