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年)》提出,未来三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这意味着,在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壮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等各方面,既要夯实更要加速。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发起的 “领潮而行·中央媒体零距离探访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活动”到访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航天云网”),以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情况。
当前,航天云网正在推进公司股份制改造,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那么,近年来该公司在业务层面有何亮点?该公司如何发挥平台价值推进融合应用?
突出产教融合,体现央企担当
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既要跨行业还要跨领域,既要懂IT更要懂OT,不仅要会技术还要能运营。尤其是,一些工业优质企业建设的平台一般都面向行业或领域展开运营。而现有的学历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无法满足这一缺口。因此,产教融合是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面对这一问题,航天云网加大产教融合业务投入。2020年6月,由航天云网和中国信通院负责,十多家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评价标准 《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发布。该标准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素,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今年7月15日,航天云网又与科学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创新中心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材出版、产业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解决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的难题。此外,航天云网母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刚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完善平台体系,提升供给能力
航天云网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所属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以 “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公司确立了 “一个平台、两类应用、三大支持”的运营路径。一个平台即INDICS平台;两类应用即大型企业集成创新+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三大支持包括:三跨 (跨行业、跨地域、跨领域),三全(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三类制造(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
目前,航天云网已形成由云制造支持系统CMSS系列,工业互联网INDICS平台系列,自主可控系列,以及边缘智能系列等组成的产品体系。航天云网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汤滔指出,最近一年来,公司在以下方面进展顺利。
一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在数字孪生、5G、标识解析、工业大数据、知识图谱、边缘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应用成效。以标识解析为例,公司承担了航空航天行业、电子行业、能源行业、石化行业等8个行业和城市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
二是新应用新模式。产业数字化方面,基于设备级、产线级、工厂级、产业级解决方案,重点打造三型 “未来工厂”:平台型智慧工厂 (或平台型智慧总体部)、链主型智慧工厂、效益型智能工厂。数字产业化方面,整合中国航天科工 “三类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智能工艺、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能力与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三是解决方案供给能力。聚焦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企业上云、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累计打造了2000余个智能制造成功案例;面向政府数字化治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覆盖80余个行业/领域解决方案。
四是工业APP。面向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石化化工等十大行业,以及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企业管理、仓储物流、产品服务等十大领域,部署了1.7万余款工业APP,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需求。
五是产业生态。建设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产业集群,提升数字化供给服务能力。通过遴选试点示范企业,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打造未来工厂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数字化场景与解决方案。
积累政企案例,推进应用突破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航天云网与优倍医疗携手,仅用7天时间,在南京打造了一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动化口罩生产线,构建起以数据为核心的口罩 “云工厂”。该应用的基础,是航天云网推出的INDICSEDGE单机版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在边缘侧实现车间级应用闭环。
航天云网建设的国资布局与产业链分析监测平台,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建立产业知识图谱,为科学制定和动态监测国有资本布局、完善产业结构提供了科学决策。
针对热处理工厂工艺稳定性差、产品报废率高、安全生产隐患大等问题,航天云网联合重庆新兴通用传动,建设了“5G+VR+数字孪生”智能工厂,使企业设备运维效率提高25%,产品合格率提升5%,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95%。该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获得新锐组冠军。
汤滔表示,目前,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例如,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依然不清晰,缺少共性应用产品,规模效益不明显,平台投入产出比不高。同时,需求侧政府和企业之间对上云理解有差异,大型企业担心数据资产安全问题和数据连接效果等问题,中小企业IT投入少,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等。他指出,工业互联网可以面向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为用户提供平台化、软件化、轻量化、可复用、可裁剪的解决方案。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不一定需要事先具备完整的信息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