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肩负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任。国家级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践行新使命,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彰显新担当。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产业园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对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68家国家高新区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
表1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1)
排名 |
园区名称 |
城市 |
排名 |
园区名称 |
城市 |
1 |
中关村科技园区 |
北京 |
51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
嘉兴 |
2 |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深圳 |
52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 |
绍兴 |
3 |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上海 |
53 |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
芜湖 |
4 |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州 |
54 |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徐州 |
5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北京 |
55 |
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上海 |
6 |
苏州工业园区 |
苏州 |
56 |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
苏州 |
7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武汉 |
57 |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福州 |
8 |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成都 |
58 |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苏州 |
9 |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长沙 |
59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南昌 |
10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西安 |
60 |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芜湖 |
11 |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州 |
61 |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中山 |
12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合肥 |
62 |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长春 |
13 |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佛山 |
63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温州 |
14 |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厦门 |
64 |
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杭州 |
1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
青岛 |
65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天津 |
16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
宁波 |
66 |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南通 |
17 |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无锡 |
67 |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泰州 |
18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68 |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常州 |
19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杭州 |
69 |
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常州 |
20 |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南京 |
70 |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
重庆 |
21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
合肥 |
71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大连 |
22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昆山 |
72 |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福州 |
23 |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济南 |
73 |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镇江 |
24 |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东莞 |
74 |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贵阳 |
25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苏州 |
75 |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26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
烟台 |
76 |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石家庄 |
27 |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南京 |
77 |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泉州 |
28 |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杭州 |
78 |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
哈尔滨 |
29 |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南京 |
79 |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潍坊 |
30 |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上海 |
80 |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31 |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
长沙 |
81 |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32 |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宁波 |
82 |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33 |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州 |
83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沈阳 |
34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
武汉 |
84 |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南宁 |
35 |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苏州 |
85 |
苏州浒墅关经开区 |
苏州 |
36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郑州 |
86 |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
长沙 |
37 |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
成都 |
87 |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上海 |
38 |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常州 |
88 |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沈阳 |
39 |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上海 |
89 |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杭州 |
40 |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珠海 |
90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重庆 |
41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郑州 |
91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
惠州 |
42 |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无锡 |
92 |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
淮安 |
43 |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惠州 |
93 |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宜昌 |
44 |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苏州 |
94 |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绵阳 |
45 |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襄阳 |
95 |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益阳 |
46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
西安 |
96 |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株洲 |
47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南通 |
97 |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洛阳 |
48 |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大连 |
98 |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威海 |
49 |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青岛 |
99 |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昆明 |
50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
连云港 |
100 |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
长春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1,05
一、立标准——构建“五力”评估模型
遵循科学、客观、可操作性等原则,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从经济实力、创新潜力、融合能力、产业聚力和绿色动力五个维度构建了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五力”评估模型,并结合“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导向,在2020年研究基础上更新完善了部分评价指标,以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国家级产业园区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评估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表2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园区“五力”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 |
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指数 |
经济实力 |
地区生产总值 |
根据各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评估园区经济实力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根据各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评估园区工业发展实力 |
||
进出口总额 |
根据各园区进出口总额,评估园区对外贸易情况 |
||
创新潜力 |
研发投入水平 |
根据各园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评估园区在科创层面的投入水平 |
|
企业创新能力 |
根据各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评估企业创新能力 |
||
创新资源水平 |
统计各园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评估园区的创新资源 |
||
融合能力 |
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水平 |
统计各园区获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项目数量 |
|
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
评估各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 |
||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 |
评估各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 |
||
产业聚力 |
主导产业集聚度 |
计算各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用于评估园区主导产业集聚情况 |
|
产业链协同水平 |
统计各园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数量,评估园区产业链协同情况 |
||
品牌集聚度 |
统计各园区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评估园区内高质量品牌集聚效应 |
||
绿色动力 |
循环化改造能力 |
统计各园区是否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评估园区的绿色化改造能力 |
|
生态示范水平 |
统计各园区是否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绿色园区,评估园区的生态化转型水平 |
||
绿色制造水平 |
以绿色发展水平为参考,评估园区绿色制造发展水平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1,05
二、剖细节——百强园区特征分析
特征一:百强园区“东强西弱”
通过对比2020年和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可以看出,近两年百强园区总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是发展不充分,分布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从区域分布看,百强园区发展呈现“东强西弱”格局。2021年,东部地区仍然是百强园区的主导力量,入围百强园区数量为67席,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席,这主要由于东部地区园区在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保持领先,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虽然2021年中部地区总体入围百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但是随着中部崛起的大力推进,中部地区园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西部地区园区和东北地区园区先进制造业保持平稳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广阔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图1 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入榜数量按区域分布(个)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1,05
从四大方阵看,东部地区园区持续领衔各大方阵。2021年,东部地区有7个园区入围第一方阵,与上年相比数量保持稳定,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凭借其在经济规模和创新潜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位居百强园区第一名。此外,中部地区入围2席,分别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地区入围2席,分别位于四川省和陕西省,展现出中西部地区崛起的蓬勃力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方阵中,东部地区园区表现亮眼,入围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图2 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四大方阵区域分布(个)
特征二:江苏省一马当先
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看,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遍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省独占22席,占比接近1/4,且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且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江苏省率先出台政策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稳住了先进制造业发展基本盘。此外,湖南省有5个园区入围百强,安徽省和湖北省均有4个园区入围,代表了中部地区发展的先锋力量。
图3 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个)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1,05
特征三:东部城市遥遥领先
从城市分布看,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入围两席及以上的城市共有21个。其中东部地区有11个城市,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表现亮眼,入围百强园区数量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位,这得益于苏州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杭州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中西部地区有7个城市拥有两席及以上百强园区,其中6个为省会城市,彰显了中西部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东北地区有3个城市拥有两席及以上百强园区,展现了东北振兴的中坚力量。
图4 2021年入围两席及以上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城市分布(个)
三、谋发展——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国家级产业园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认为各园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园区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推动成立园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指导、组织和协调。结合园区实际,统筹谋划,研究制定园区“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主导产业年度目标,组织拟定政策措施,制定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牵头推进重点工作,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实现规划建设与行政管理相统一,促进重点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园区要坚持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园区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与需求,培育打造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研发设计机构、生产制造企业、用户等主体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园区经济集群化发展。健全园区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园区产业基础、网络化协作、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开放合作、组织保障等水平,着力培育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强区域合作,助力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园区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共享模式,深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品牌、管理经验输出等方式,加强地区间产业园区合作。此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园区要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字技术赋能,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园区要加快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产业链协同转型。聚焦重点产业建设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同时,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加快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要全面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优化园区准入管理、实行生态环境监管、统筹推进园区污染治理、支持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等,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同时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