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易小刚的目标:中国“智造”做得比别人更好

作者: 2021年12月0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新华社长沙12月1日电题:易小刚的目标:中国“智造”做得比别人更好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7:15准时到达公司;7:30召开线上晨会;8:10和团队讨论新产品研发……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一天。

  新华社长沙12月1日电 题:易小刚的目标:中国“智造”做得比别人更好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7:15准时到达公司;7:30召开线上晨会;8:10和团队讨论新产品研发……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一天。

  “我天天都在想着怎么创新。”易小刚表示。

  身为企业高管和总工,易小刚始终在创新一线,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努力。不久前,他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易小刚(中)和研发团队在一起。(三一集团供图) 

  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要靠自己 

  1995年,易小刚从科研院所来到三一集团,首先研发的产品是混凝土机械。他回忆说,当时中国的工程机械设备几乎全部从国外购买,混凝土泵车臂架所需的高强度钢被国外公司卡脖子。

   

  易小刚在车间进行技术指导。(三一集团供图) 

  “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是买不来的。”易小刚深有感触地说。20多年来,作为三一集团技术创新核心人物,易小刚带领团队先后突破混凝土高压泵送、超长臂架设计、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等领域的障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如今,通过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三一集团的专用底盘、发动机、控制器、油缸等关键零部件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混凝土机械等产品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别人没做过的,我们也可以做 

  2019年,易小刚肩负起三一集团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的重任。在工程机械生产车间,下料、机加、涂装的自动化、智能化容易实现,但要让巨大而笨重的结构件自动组对焊接,是很大的挑战。

  易小刚说:“国外没做过的、别人没做过的,我们也可以做,要打破恐惧、大胆创新。”

  他带着三一集团研究总院的工程师开始攻关。每天早上,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回看前一晚试验的监控录像,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和工程师一起修改技术方案。

  组对焊接的位置误差,要求小于或等于0.1毫米。很长一段时间,误差总是在0.4至0.5毫米之间摇摆,找了几家第三方机构,怎么也达不到要求。易小刚和研发团队大胆摒弃仅靠视觉识别判断位置的常规做法,最终破解了难题。

   

  三一长沙产业园“18号厂房”。(新华社记者白田田摄) 

  2020年9月,三一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8号厂房”全面升级,100多台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切割、分拣、焊接。今年9月,三一北京桩机工厂成为全球重工行业首家获认证的灯塔工厂。

  只有持续创新,才不会被淘汰 

  2021年,易小刚带领团队进军新能源技术领域。“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设备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易小刚看来,工程师只有不断追踪前沿技术,不断适应企业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不会被淘汰。

  “我原来是学机械的,后来对计算机也有所了解,但这远远不够。”易小刚说,以前的工程师只需要画图纸、写工艺卡片,现在的工程师要懂机器语言,能和机器“交流”,这是全新的挑战。

  易小刚每天都在学习,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动态。哪怕在面试研发人员时,他也会抓住机会跟年轻人交流新兴技术知识。

  “持续学习和创新的动力是什么?”记者问。

  易小刚回答:“我的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场景,就是中国‘智造’要做得比别人更好,为了这个目标必须闯出一条路子。”

  来源:新华网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