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生物天然气产业模式颇具前景

作者: 2013年09月26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9月23日,以绿色化工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年会上,专家院士高屋建瓴,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路。800余名化工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

    9月23日,以绿色化工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年会上,专家院士高屋建瓴,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路。800余名化工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投身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用他们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创新驱动升级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李勇武表示,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刻,中国化工学会将以推进石油、化工行业调结构转方式为契机,以增强行业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为打造石油、化工行业升级版提供技术指导、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指出,化工新材料在解决水、能源、资源短缺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作用,应该重点开发高性能通用化聚合物材料、节能新材料、碳捕集材料、可降解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曹湘洪同时指出,通用材料应用面广,市场需求量大,本应得到重视,新材料用途特殊,市场需求量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但近几年国内科研单位和企业存在一种片面追求新材料开发的倾向,以开发新材料为时尚,忽视了通用材料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通用材料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被边缘化。此外,有的新材料生产技术我们已掌握,但缺少相应的加工应用技术以及支持材料生产与加工的装备制造技术。因此,曹湘洪院士强调,科研单位在研发新材料时,应做到生产技术、加工应用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加强新材料开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因原料不可再生而面临挑战,发展风头正劲的煤化工虽然原料丰富但却受到污染制约。这一背景下,生物制造以其原料可再生、环境效益好而格外受到关注。欧阳平凯院士在会上介绍了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基于生物制造的产业新模式——生物天然气产业模式。该模式以我国的主要污染源——每年产生的近30亿吨低劣生物质(人畜粪便、秸秆、垃圾)为原料,通过生物甲烷化,每年可产生2000亿立方米的生物甲烷,减排10亿吨的二氧化碳,还可代替30%的化肥,是一条兼具节能、减排、资源化三重战略意义的新模式,生产的生物甲烷还可进一步深加工为烯烃和芳烃。而采用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处理这些低劣生物质不仅要消耗117亿吨标煤,还要排放304亿吨二氧化碳。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生物 天然气 产业模式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