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为各国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促进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随着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工业互联网具备低成本、快速迭代、易于协作和易于维护等优势,逐渐被制造业用户接受。
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工业互联网发挥的重要作用。利用工业互联网不仅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用工密度,而且一些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延展供需对接功能,汇聚各地信息,根据需求实现精准匹配,从而有力拉动生产。
“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经过4年多的实践,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建成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体系化发展位居全球前列。
工业互联网与传感器相辅相成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在这之中,传感器是网络互联数据产生的根源,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为工业互联网全生态构建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计量、存储等要求。传感器是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通过“望、闻、听、切”来感知产品、设备和工业环境的各种状态信息。“望”包括各种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射线传感器,“闻”包括各种气体传感器,“听”包括各种声音传感器,“切”包括各种压力、温湿度、振动、位移等传感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徐靖提出,“传感器是工业互联网数据的采集入口,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关键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提供了数据清洗、存储、交换以及价值挖掘的平台,促进数据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应用。”
因此,工业互联网和传感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互联网时代,传感器是网络互联数据产生的根源,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为工业互联网全生态构建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给传感器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对传感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业互联网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对传感器的要求不尽相同。以眼下的应用情况来说,传感器主要被企业用于工业互联网基础的数据收集与分析,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阶段的不断深入,未来对传感器的精度和相关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首先,工业互联网时代要求万物互联,这要求作为数据汇聚感知的传感器成本要低,只有低成本传感器才能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德国工业4.0之父孔翰宁也指出,低成本的传感器是实现工业4.0的必要条件。
其次,在传感器低成本的要求下,还需要确保传感器感知精度符合工业场景要求,保证感知数据的精准度。
再次,工业互联网时代对传感器功耗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确保感知元器件功耗足够低,才能确保实现万物互联下感知终端节能降耗的目标。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