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二氧化碳特色压裂技术“抢滩登陆”玛湖

作者: 2022年09月07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特约记者张平)8月21日,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成功开展二氧化碳前置蓄能压裂工艺试验。该井计划施工59层段,截至9月1日,已完成27层段,总入井二氧化碳突破3600余吨、总

  (特约记者张平)8月21日,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成功开展二氧化碳前置蓄能压裂工艺试验。该井计划施工59层段,截至9月1日,已完成27层段,总入井二氧化碳突破3600余吨、总入井液量3.2709万立方米、总入井砂量2435立方米。这是在新疆油田环玛湖区域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前置蓄能压裂工艺,对其未来的规模性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力。

  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实施电驱压裂装备升级转型的同时,加快双压裂、二氧化碳压裂等11项提产降本技术推广应用。

  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压裂工艺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和保护大气环境,在推动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方面贡献力量。该技术利用二氧化碳的特性,发挥其造缝、蓄能作用,通过利用二氧化碳黏度低、扩散性能强、易与压裂液反应产生碳酸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温度条件允许时,使二氧化碳在入地层前可能相变为超临界态,具备较强穿透、波及和造缝能力,有效增加渗流面积,大幅度降低了原油黏度和水敏性,并具有强大的增能效应,可增强排液、产油能力。

  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人员高度重视此次施工,在以往的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压裂工艺基础上,模拟三维地质分析,通过将“构造、相、孔渗饱”等参数嵌套迭代,分析储层改造后的几何形态,科学预判优势储层分布,优化排量、泵压、液砂比等核心施工参数,从而实现地质储层人造缝网复杂化、充分蓄能,有效改善储层动用程度。

  施工运用24小时工厂化压裂作业模式。在施工中,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各级领导靠前服务,积极与新疆油田开发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接施工方案,双方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及技术攻关保障小组,对施工中的各环节及工序时间节点衔接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同时,管理人员全程驻井,发挥“协调、督导、服务”的管理职能。每层施工完毕后,按照“施工一段、分析一段、优化一段”的管理方式,讨论施工难点,确保安全高效施工。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