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最新“科改示范企业”名单中,重庆市化工研究院、重庆旅游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6家企业上榜,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截至去年末,上述6户国家级科改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110.9%、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6户国家级科改企业中,有3户企业初步达到上市条件,1户实现核心骨干员工持股,1户正在洽谈引进战略投资者。
重庆科改专项行动,不仅有国家级示范企业的“多子落”,还有市级改革的“全面活”。
4大目标让企业有的放矢
重庆市国资委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重庆除了推进6户企业开展国家级“科改示范行动”,还同步推进了25户企业开展市级“科改专项行动”,这些企业在全市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在前列。2021年,市属国有企业研发费用投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8.3%。今年前三季度,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5.5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科改企业超过其他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7%。
在科改专项行动中,重庆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科学引领企业的改革方向?
“首先,我们遴选的是有代表性、有紧迫感,并有强烈改革意愿的科技型企业。”重庆市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善改革顶层框架的基础上,重庆为科改专项行动定下了4个明确目标: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27%提高到40%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由2.8%提高到3.5%以上(重点工业企业达到5%以上),其他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30%以上;技术技能人才占比提高到50%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随着创新目标分解落实,参与改革企业实现了有的放矢。
健全机制激活改革原动力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国资委每年都安排2亿元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未来还将逐步提高至每年5亿元。
为了解决过去创新机制不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痛难点,重庆针对科改企业,探索建立了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及绝对控股企业的差异化监管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并差异化授予董事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给予新型科研机构更大科研自主权、经营自主权,在人才引进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
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人,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激活科改企业的原动力。对此,重庆优先在国家级和市级科改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专门设立人才工作特别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激励政策,科技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明显提高。
重庆市国资委还与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内高校形成联合创新机制,通过吸收就业、柔性引进等方式培养储备更多高精尖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正就推进国家大型科技型企业核心科研骨干人员,退休后返聘继续参与科研工作相关机制进行研究。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找准方向,理顺机制,重庆科改专项行动参与企业聚焦产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目前,重庆市属国有科技型企业已掌握原创技术144项,其中实现国际首创的原创技术2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2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09项,另有115项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替代。
其中,重庆市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特殊功能聚合单体”得到有关部门认定,获得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
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实现重庆首台、多款产品相继问世,助力重庆市国产化计算机实现了“零”的突破。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近五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达12.3%,每年都有近10个新产品推出。
下一步,重庆市还将加快构建市属国有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积极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全力推动“科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