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至今,湖北销售公司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派出21名驻村干部对口支援12个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惠及群众万余人——
在十堰市下坝村,一条条入户路直通家门口,食用菌种植项目发展如火如荼;在武汉市卫星村,400余亩茶树新芽焕发;在恩施州海龙坪村,一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出行的道路……
2022年至今,湖北销售公司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组建12支驻村工作队,派出21名驻村干部对口支援下坝村、卫星村、上马石村等12个村,累计投入项目资金逾90万元,通过展销会、直播带货等载体帮助当地销售价值逾400万元的特色产品,惠及群众万余人。
特色产业“输血”变“造血”
聚焦产业帮扶,因地制宜是关键。
石家河畔,溪水潺潺,竹溪县丰登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位于绿水青山间。食用菌种植项目是下坝村的主要产业之一。两年前,因效益不理想,村民们收入得不到保障,项目一度面临搁浅。
了解情况后,湖北销售公司驻村工作队通过邀请农技专家传授技术、发挥渠道优势帮销产品等举措,推动项目实现扭亏为盈。如今,不仅是食用菌,下坝村其他农特产品也走出大山,被纳入中国石油集团2023年消费帮扶产品目录。这些产品成为湖北销售公司直播间的“网红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介。
卫星村地处大别山支脉,成片的白茶树在山坡上迎风起舞。这里的白茶种植基地是全村人致富的希望。
卫星村以丘陵地貌为主且土质偏酸性,难以种植常规经济作物。为了带领村民蹚出一条持续“造血”的路子,武汉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将土地“化零为整”,探索白茶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过10万元的收入。此外,驻村工作队帮助15名困难人员在茶厂优先务工,人均增收超过2.5万元。今年,驻村工作队挖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借助省级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推介,吸引周边市民体验“一红一绿”特色游。
从人迹罕至的“深闺小村”到“网红白茶村”,从“靠山受穷”到“营销山水”,卫星村不断推动生态经济“拔节生长”。
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建好民生工程,关键是激活民心民力。
海龙坪村平均海拔1100米,过去交通靠走、运输靠背,如今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近年来,恩施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围绕厕所革命、房屋改造、道路硬化等方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驻村工作队将投入5万元资金打造海龙坪村生态示范院落。
下坝村的水渠年久失修,失去泄洪排水、保护农田的功能。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3条总长度约700米,集抗洪、引水、排水、灌溉功能于一体的水渠,彻底解决了“老大难”问题。3条水渠建成后,可解决该村50亩优质水稻的灌溉问题,预计每亩水稻年产量在800至1000斤。
“水渠将旱地变水田。竹溪贡米飘香,再也不是梦里的情景了!”展望未来,下坝村党支部书记周吉林信心百倍。
今年,湖北销售各驻村工作队围绕村民所需,部署工作任务,将新建文化广场、建设入户道路、美化居住环境、改造安全饮水设施等民生项目列为重点工作。民生项目是驻村工作队为爱笃行的最好诠释。
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办实事的关键就是要以民生问题为导向,脚踏实地地解决村民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翻开黄冈分公司驻上马石村工作队员吕松的记录本,密密麻麻写有2万余字:2月8日,组织开展鱼塘、沟渠清理,为春季生产做好准备;3月7日,向市应急管理局申请资金,安装监控系统,为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近两个月,他累计为村民办理了8件实事。
2月28日,海龙坪村迎来了一场春雪,闲不住的村民们扛起锄头走进田间地头,抢抓第一轮春耕。恩施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员深入一线,了解村民的需求,介绍中国石油的惠农措施,为春耕备耕提供服务保障。
江汉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围绕强村富民等重点工作,抢在雨季来临前疏挖沟渠,埋设排水管道,解决了因排水不畅影响出行的问题;投入专项经费,更换路灯200盏,修补路面70余米,疏挖沟渠225米,种植树苗3300余棵。
聚焦产业发展,抓好民生实事,一个个村庄美丽蝶变,一片片沃野生机涌现。湖北销售公司将坚持“一村一策”,久久为功,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教育等全面振兴,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