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进一步明朗。但在汇率波动、原油高位、产能扩张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乙二醇、苯乙烯等化工原料价格波动明显,产业链的多数企业仍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一则乙二醇、苯乙烯期权将于5月15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上市的消息,给处于困局中的产业链增添了一份信心。
多位来自苯乙烯和乙二醇产业链的生产及贸易企业的代表纷纷表示,这两个期权品种的上市可与相关期货形成合力,将为服务产业风险管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供更精准有力的衍生工具。
大投产周期来临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乙二醇、苯乙烯是重要的液体化工品。其中,乙二醇是化纤产业的基础原料,我国也是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苯乙烯在塑化产业链上处于“上承油煤、下接橡塑”的重要位置,涉及产业链条长、分支多。近几年,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投产,我国乙二醇和苯乙烯都迎来产能释放高峰,市场竞争加剧,多数企业经营风险骤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乙二醇、苯乙烯总产能分别达到2519.5万吨/年、1759万吨/年,2023年预计国内还将有300万吨/年乙二醇和400万吨/年苯乙烯新产能释放。
“受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下游难以消化上游产能的快速增长,供需面承压导致乙二醇和苯乙烯生产较长时期陷入亏损。其中,乙二醇亏损幅度更大,按照石脑油价格折算,一体化工艺生产1吨乙二醇就亏损近200美元。”国投安信期货化工组长兼首席庞春艳介绍说。
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分析认为,乙二醇和苯乙烯投产大周期下将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效应。“首先影响的是生产厂家,其利润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其次会使贸易商在产业链中间环节的服务价值和渠道功能弱化,贸易商的生存难度增大。最后产能过剩会导致市场基本面预期更为同质化,对市场价格走势的预期难度增大。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必然会导致产业链企业的传统贸易和交易模式风险增大。”戴煜敏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近两年我国进出口格局也在演变,苯乙烯呈现出口热,乙二醇进口依存度进一步降低。
国投安信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降至751万吨,进口依存度从2020年的60%以上降至40%以内,月度进口量从2020年的最高100万吨降至80万吨以下。同时苯乙烯总出口量放量至56万吨,比2021年增长143%,进口量则从2020年的280万吨降至2022年的58万吨。
“随着国内苯乙烯出口业务及产能的增加,进口货源正逐渐被国产货所替代,或者因为价差原因而直接转送至海外,很少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导致国产资源的交易量越来越多、交易交割地点开始向全国分散。”南通化工轻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军表示,对于套期保值、各个区域的仓单交割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庞春艳分析认为,在乙二醇、苯乙烯产能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进口依存度将大幅下降,甚至未来可能会转为净出口,因此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加大,国际贸易也会面临较长的船期问题。随着乙二醇、苯乙烯期权上市,产业链企业可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有效进行出口贸易的风险管理,进而实现稳定经营。同时,此举也将有助于我国化工品的出口量扩大,有效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
期货稳健运行为期权上市夯实基础
多年来,乙二醇、苯乙烯期货快速发展、平稳运行,为期权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乙二醇、苯乙烯期货分别于2018年12月10日、2019年9月26日在大商所上市。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期货在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套期保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链企业和贸易商参与交易的积极性稳步提高。2022年,乙二醇、苯乙烯期货日均成交量分别为49万手、33万手,日均持仓量分别为52万手、23万手,参与乙二醇、苯乙烯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分别为79%、77%,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6个、5个百分点,套期保值效率和期现价格相关性保持在90%以上。
当前,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开展套期保值成为常态,期现结合的库存管理和利润管理成为重要的风控方法。
“从历史走势来看,液体化工品价格波动较大,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期货的上市,液体化工相关企业有了风险管理的工具,尤其是贸易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应用得更为广泛,他们大多通过国内期货盘面和海外电子盘将海外现货一口价转化为与盘面联动的动态价格,从而实现风险可控的目标。”庞春艳介绍说。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期货避险的热情高涨。“我们现货贸易用期货价格定价的比例在逐年提高,目前估计已经超过八成。用期货定价可以规避单边的价格风险,还可以获取额外的基差收益。”浙江恒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中表示,相对于纸货,场内期货有履约的保证,市场活跃度也更高,流动性更好,也不用担心追保和交易对手等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目前恒逸石化销售、保供、贸易部门等均在积极利用期货来规避风险和保值增值操作。
对于贸易企业而言,利用期货衍生品工具可以实现套期保值、服务实体企业。周军对此深有体会:“近期华北苯乙烯工厂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北方工厂现货挂牌价格相对偏低,导致很多低价货源开始流入华东市场。为此,我们在采购货物的同时,通过卖苯乙烯盘面进行基差套保,在偏弱震荡的行情下,通过盘面的价差获利来弥补实货端相对较低的现货销售价带来的亏损。另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为产业下游工厂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原料,使其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双期”形成合力 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备
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外宏观周期不一致,大宗化工商品如乙二醇和苯乙烯等很难形成趋势性行情,市场震荡及波动较为频繁,像往年那样单纯利用期货工具套保效率不高。而期权的上市,“双期”同步将会充分满足市场新的变化与需求。
戴煜敏认为,期权的买权通过适量的权利金成本,换来可能趋势收益,风险有限而收益放大。而期权的卖权则很好地适应了波动行情,在区间上下沿的卖出期权交易可以获得权利金收益。
吴中指出,在乙二醇期货市场开始的同时,场外期权业务也逐步出现,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此次场内期权的上市,对于产业来说有更多的渠道和工具来实现自身的想法,能更好地应对趋势行情以及波动行情下不同市场的特点和要求。
“期权工具的出现引入了波动率和时间价值的概念,利用期权非线性的价格走势,可以弥补期货套保只能线性操作的不足,达到优化采购、套保成本的目的。”吴中表示。
中基宁波聚酯事业部总经理董立分享了场内期权的应用场景:“去年乙二醇和苯乙烯市场波动幅度非常大,苯乙烯价格最高超过1.1万元/吨,最低价只有7000多元/吨;而乙二醇价格最高达到5000多元/吨,最低价在3000多元/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期货工具会显得比较单一。如果结合上期权,对公司资金的管理和整个风险的对冲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所以,我们对苯乙烯和乙二醇场内期权的上市是非常期盼的,未来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场内期权上市后,公司会利用场内标准化的期权合约工具,对公司产品的贸易、采购、库存进行辅助套保,利用期权时间价值的优势,对套保成本进行优化。”吴中说。
国投安信期货期权高级分析师沈卓飞建议,在具体操作时,产业链企业要以契合自身的套保需求为主,开始以小仓位试水,要在上市初期多观察理解期权市场运行的逻辑。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目前已上市期权品种运行稳定、功能有效发挥,期权相关规则制度、技术系统得到了市场充分检验。下一步,大商所将与市场各方共同做好乙二醇和苯乙烯期权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期权工具平稳上市运行,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增强安全能力和韧性的有效手段,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