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四项团标征集意见

作者: 2024年05月2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2023年、2024年团体标准项目制修订计划,相关起草组已完成《淡水生物监测环境DNA定量PCR法(征求意见稿)》《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实验

       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2023年、2024年团体标准项目制修订计划,相关起草组已完成《淡水生物监测 环境DNA定量PCR法(征求意见稿)》《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四川省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等四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现公开征求意见。

  《淡水生物监测 环境DNA定量PCR法》

  利用环境DNA开展生物监测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环境DNA定量PCR法是一种有效的淡水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可以定量监测与评估生物类群或物种的时空变化。

  为规范淡水生物环境DNA定量PCR技术,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中的应用推广,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环境DNA定量PCR技术监测淡水生物的方法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本文件适用于淡水生生物类群或物种监测,包括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等。

  环境 DNA 定量 PCR 技术流程:

  包括环境DNA样品采集、环境DNA提取、标准曲线制备、定量PCR扩增、结果分析与计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过程。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设备:

  1.竖式采水器:2L或5L。2.水样抽滤设备,具备废液直排功能。3.沉积物采样装置:抓斗、采泥器等。4.着生藻类采集器具:毛刷、刀片、托盘、洗瓶等。5.浮游生物网:孔径64µm。6.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集装置:彼得生采泥器、D 型抄网、踢网、索伯网、40 目的筛网等。

  实验室分析设备:

  1.均质仪,速度不小于6m/s。2.冷冻干燥仪。3.真空离心浓缩仪。4.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体积最小1µL,波长范围包括230nm、260nm和280nm。5.荧光定量 PCR 仪。

  《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开展检测工作前,对自动分析仪系统适应性、自动分析仪的特性、方法特性指标、人机比对结果等进行验证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使用前开展方法验证。

  自动分析仪原理:

  酸性法:符合标准GB 11892,即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草酸钠,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的高锰酸盐指数。

  碱性法:当样品中氯离子浓度高于300mg/L时,则采用在碱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氧化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符合GB 11892附录A。

  《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给出了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开展检测工作前,对自动分析仪系统适应性、自动分析仪的特性、方法特性指标、人机比对等进行验证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使用前开展方法验证。

  自动分析仪原理:

  符合HJ 828,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氨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方法验证的时机:

  开展方法验证的时机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在首次使用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之前。当自动分析仪进行较大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部件,再次投入使用之前,均应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系统适应性:

  确定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分析原理、仪器构成、分析条件、验证人员,试剂耗材和标准物质、环境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满足HJ 828要求和特定检测过程的要求。

  《四川省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确定了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消落带识别、植物生长环境改造、植被恢复、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养护与监测、效果评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其他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可参照使用。

  植物生长环境改造:

  1.固坡抗滑改造

  根据地形核查结果,对消落带修复区中地质不稳定、易造成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区域开展地形改造,可采用削坡、坡改梯、抗滑锚桩等抗滑工程,涉及重要设施时,可进一步采用挡土墙加固。

  2.微地貌改造

  消落带造林种草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地表土壤、植被的破坏。主要对砾石土质消落带开展微地貌改造,土壤基质含量较高的区域可通过鱼鳞坑的形式对地形进行改造,而对于土壤基质含量较少的区域采用打孔的方式对基材进行固定。

  3.植被生长基质改造

  根据消落带地表基质情况开展修复:对于土质或砾石含量低于50%的砾质消落带,可用微生物菌剂作为基材活化剂,一般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防止污染水体。对于砾石含量高于50%的砾质消落带,可与周边土壤适当混合后作为植物生长基材;对于岩石质消落带,维持自然生态景观,禁止人为破坏。土质和砾质消落带基材表面可覆盖一层或多层火山岩、陶粒、麦饭石等无机材料,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吸附坡面径流中的氮磷污染物。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