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海油:坚持向新向智 提升效率效益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 2024年06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2023年,在布伦特油价同比下降17%的情况下,中国海油实现营业收入超万亿元、利润总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2023年,在布伦特油价同比下降17%的情况下,中国海油实现营业收入超万亿元、利润总额超2100亿元。2024年一季度,中国海油继续保持良好经营态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突出以高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自立自强新引擎

  一是向深进军,推动深水油气开发自主可控。以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抓手,持续加大深海领域科研攻坚,系统布局四批次1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积极推进总体设计、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升级,第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80%以上“解卡”,涌现出“深海一号”“海基系列”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技术及装备,首套国产化500米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稳定产气超亿方,为深水深层油气开发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向新拓展,部署基础前瞻战略前沿技术。把原始创新、引领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超360亿元;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在五大领域系统布局100项科学问题,4家所属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试点依托单位;加强漂浮式海上风电、二氧化碳海底封存、低碳高效氢能等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布局,与怀柔国家实验室深化浮式风电基础研究合作,完成海洋油气高效开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三是向实发力,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生产力。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增设科技创新先锋奖和基础研究奖,对“璇玑”研发与成果转化团队奖励金额超1000万元;在已建立采办绿色通道基础上,修订科技项目采购指导意见,建立研发供货一体化机制,支持科技项目早出成果、早见效益;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开展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行业标准研究,推动油气勘探开发科技产出实现规范化、科学化评价。

  突出以高质量布局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加快实施船舶、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大型装备智能化清洁化建造和升级改造,自主建造运营12艘液化天然气动力近海工作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北斗替代覆盖率达100%,海上通讯、云平台和办公网络持续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海上油气田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海上岸电项目,5万方/天以上火炬气提前两年实现全部回收利用,推动炼油化工等重点领域装置能效提标改造,2023年全系统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双降。二是推动战新产业前瞻布局。成立由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挂帅的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导机构,编制战新产业目录和战新产业发展方案,以“强基拓新”“重点突破”“创新培育”三种策略,有序推进海洋油气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碳天然气利用等战新产业发展。2023年,公司战新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营业收入近千亿元,企鹅圆筒型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一批高端装备获得国际客户认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发电,建成全球最大的冷能发电装置,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商业化小型天然气制氢反应器。三是推动数智赋能加速演进。全面推动“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工程”“数字贸销”建设。海上平台无人化率达15%,南海油气田试点推动台风模式远程生产。所属海油工程智能化制造基地实现产品预制周期缩短15%。所属海油发展常州院建成国内首个涂料生产智能工厂,实现年产量提升400%、车间人员减少50%。集团实现财务资金数字化境内外全覆盖,海油商城年交易额突破5600亿元。

  突出以高效能提升新质生产力,激发效率变革新动能

  一是以成本领先塑造市场竞争力。坚持将成本领先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竞争力的源头,系统构建集团综合成本指标体系和板块业财融合指标体系,加强全级次全要素全链条成本管控。近三年实现挖潜降本近250亿元,2023年公司桶油主要成本控制在30美元/桶以内,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经营指标均位居央企前列。二是以精干高效塑造队伍竞争力。始终坚持精干高效和市场化用人原则,对新设机构、新增人员均从严管控,对追求外延式发展规模保持高度克制。近几年来,公司在油气产量、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队伍规模不断下降、组织体系不断精简,2023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21万元/人;全面推行“两制一契”、中层干部“非优必转”和“两个合同”管理,改革以来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率达86%、管理干部岗位调整及退出率达16%,队伍活力有效增强。三是以模式创新塑造组织竞争力。坚持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深入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工程建设标准化等管理模式变革,油田钻完井项目提速24%、综合提产31%;同时,通过系统推进材料设备系列化、通用部件产品化、设施模块集成化,成功实现油气田开发投产提前20%、产能建设周期缩短20%。2023年,公司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比例超过70%,天然气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