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江苏大学"核电泵及装置智能诊断运维联合实验室"第五次委员会会议召开

作者: 2024年06月25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6月18日,中核工程-江苏大学“核电泵及装置智能诊断运维联合实验室”第五次委员会会议在江苏镇江召开。中核集团首席专家邢继,中核工程副总工程师堵树宏、科技部主任刘立平,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宋建军、公用

    6月18日,中核工程-江苏大学“核电泵及装置智能诊断运维联合实验室”第五次委员会会议在江苏镇江召开。中核集团首席专家邢继,中核工程副总工程师堵树宏、科技部主任刘立平,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宋建军、公用系统所所长白玮、系统与布置所副所长曲昌明、冷源中心主任张荣勇,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副校长李红、国家水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建平、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李红副校长主持。

    邢卫红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中核工程各位领导、专家长期关心和支持江苏大学表示感谢,她介绍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和流体中心在核电泵等高端流体装备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核电泵及装置智能诊断运维联合实验室在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及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希望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突破核电泵及装置领域重大关键技术,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邢继简要介绍了国际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核电对装备科技创新的需求。他指出,中核工程是推动科改的示范单位,持续推动“华龙”系列技术提升,核电泵在核电站各回路功能发挥和保障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的技术创新对核电泵等传统设备的设计理念、标准规范提出新的挑战,泵智能技术对提升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期待江苏大学在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袁寿其感谢中核工程对联合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支撑,成立四年来,实验室在核电智能运维和故障诊断方面以问题导向,深度协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开发的“华龙一号”轴流式核主泵先进水力模型已通过鉴定,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能源平台和行业平台等3个平台建设。实验室不断发挥高校优势,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上探索出高校和龙头企业产学研深度协同新路径,期待联合实验室及时总结,抓紧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和验证。
    委员会认真听取了张荣勇和江苏大学付强关于联合实验室发展总结和回顾、技术突破、代表性成果、发展规划等汇报,肯定了联合实验室取得的成绩,通过了面向工程需求的技术路线和2024年3项课题,并提出宝贵建议,要求联合实验室科研一定要服务好工程化落地需求。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