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家研发单光子探测器 解决该系统安全隐患

作者: 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共同研发了高效低噪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成功解决了现实环境中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共同研发了高效低噪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成功解决了现实环境中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现实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新一代量子通信被认为是安全性最高的通信方式,然而由于其理论方案要求使用理想的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实现。2007年,中科大潘建伟研究小组成功解决了非理想单光子源带来的安全性漏洞,但随后探测器的不完美性又成为“量子黑客”的主要攻击点,并出现了“时间位移攻击”“死时间攻击”和“强光致盲攻击”等攻击方案。

  为解决这一问题,潘建伟与同事张强、陈腾云等人发展了独立激光光源的干涉技术,利用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的高效低噪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并结合清华大学马雄峰教授的理论分析,近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与测量设备无关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解决了探测系统的安全隐患。另外,该实验系统兼顾采用诱骗态方案,同时保证了非理想光源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该工作在实用化量子通信领域的重要意义,被审稿人称赞为“该领域的重要贡献”。同时,《物理评论快报》也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科技界新闻媒体重点推介了该工作,包括《科学》杂志、《物理学观点》和《经济学人》在内的多家欧美科技新闻媒体都对此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年来,潘建伟小组在基于光纤的城域、城际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成果:2007年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百公里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2008年在实现基于诱骗态的光纤量子通信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在合肥成功组建了世界上首个互联互通的光量子电话网。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山东省的支持,特别是科技部“973”青年项目、中组部“青年千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山东省量子通信公共研发平台等项目的支持。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