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3年接力完成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永久性封井—— 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

作者: 2024年07月19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近日,经过3年精心筹备,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云安6井赶在长江水位上涨前,提前1天完成永久性封井。这是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实现永久性封井,在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中彰显央企责任。  除“

  近日,经过3年精心筹备,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云安6井赶在长江水位上涨前,提前1天完成永久性封井。这是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实现永久性封井,在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中彰显央企责任。

  除“暗礁”让航道

  重庆市云阳县黄石镇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横断山脉绵延至此,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安6井就藏于深沟之中。由于三峡蓄水,这口1998年建成投产的气井井口被淹没在水下。

  但这口气井并未因此停采,深入水下的管道依然源源不断地向重庆云阳、奉节、巫山、万州等地输送着天然气。开采至今,这口井累计供气2亿多立方米,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供气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长江水位逐年上升,漫滩、陡坎被淹没。受浪蚀、冲刷及水位涨落影响,云安6井周边土质岸坡存在滑移型塌岸风险。

  为确保这口井生产安全,重庆气矿对云安6井边坡进行抗滑桩水泥砼混治理,并在原井口周围建混凝土封隔墙进行保护。

  然而,由于常年遭受三峡库区水淹,井口装置及2条高压采气管线被不断腐蚀,封隔墙已无法保证井口装置的彻底隔离,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较大的安全环保事件。

  另外,在三峡库区蓄水期,云安6井水淹深度达数十米,只能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浮标对周边船只进行航道提示。但警示浮标受水流影响容易发生位移、损坏或消失,失去安全提示作用。这让本是保护气井安全的“堡垒”,成了隐藏在长江中的“暗礁”,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航道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2021年8月10日,重庆气矿决定对云安6井实施永久性封堵,并将该井的封堵工作交与川庆钻探试修公司,破“堡垒”、除“暗礁”,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

  决不让一滴油流入长江

  由于云安6井位于长江上游,井口每年露出水面的时间仅有40天左右,这意味着每年留给气矿施工作业的“窗口期”也只有40天左右。

  为确保封井作业顺利进行,重庆气矿与川庆钻探试修公司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航道安全等因素,详细制定了第一年除“碉堡”,安装井口;第二年起油管,封产层;第三年彻底封固井筒和环空异常带压,完成永久性封井的3年实施计划,抢抓枯水期,与长江水位“竞速”赛跑。

  这项封堵工程不仅要解决井口装置破除难、套管破损、井控风险高等技术难题,还要提前制定施工期间水位上涨的紧急撤退预案,以便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考验。

  “有一次,进场施工才十几天,由于连续暴雨,上游需要开闸泄洪。接到通知时,留给我们撤离的时间只有1天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项目负责人说,电子设备一旦浸泡,将带来上千万元的损失,而为设备供油的移动油罐房更是需要第一时间撤离,绝不能让一滴油流入长江。

  于是,上百人的保障单位和压井团队迅速行动,一边暂时封闭井筒、优先撤离关键设备和机器具,一边联合气象部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长江海事局和水运安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时监测长江水情,沉着应对洪水考验。

  洪峰过后,水位下降,保障单位和压井团队立即投入清理工作,冲洗井场淤泥,搬运设备、机器具回到原位,迅速恢复封井工作。

  这样的紧急撤退,重庆气矿3年遇到3次。

  与长江水位“竞速”赛跑

  过去2年,利用枯水“窗口期”,重庆气矿与川庆钻探试修公司在保证井筒安全的前提下,破除原有井口水泥墩,顺利完成云安6井拆“碉堡”、封产层的两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云安6井永久性封井决胜年。5月25日,云安6井井场露出水面。封井团队第一时间进驻现场,清淤泥、平场地。针对雨季水情复杂多变,钻机抢险应急时间紧张,井筒喷漏压井困难等实际情况,通过分步实施、上下联动、集团作战、实时优化等一系列管理创新,一鼓作气向永久性封井目标冲刺。

  6月中旬,重庆多地发布暴雨预警,22个区县遭遇暴雨,51条河流涨水,其中6条超过警戒线,压力瞬间传到封井现场。

  重庆气矿联合气象、水利、长江航运等相关部门,加强智能化监测预警,全力做好紧急撤退准备。同时,争分夺秒开展封井工作。

  6月29日中午12时,经过30多天的日夜奋战,最终实现了云安6井永久性封井。29日15时,长江水位涨至紧急撤离警戒线,重庆气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6月30日凌晨2时,现场设备和机器具赶在水位上涨至井场前全部顺利撤离。

  此次封井成功,不仅有效避免了油气开采过程中可能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标志着重庆气矿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杨盛 濮强 陈亚妮)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