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纯度为99.8%的电解铜,以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为中间合金,原料中0Cr18Ni9的质量分数为10%,在1500℃进行真空感应熔炼,采用钢模浇铸成~88mm铸锭,在800~900℃热轧成Φ7.3mm的棒料。此时棒料的尺寸为拉拔变形的原始尺寸。拉拔变形量为Л=1n(A0/A),A0为拉拔起始棒料的横截面面积,A 为拉拔变形后丝材的横截面面积。拉拔变形将棒料拉拔成不同直径(Φ)Cu-Fe-Cr-Ni原位复合丝材。拉拔Φ4mm时进行了1次550℃的中间退火。所制备原位复合丝材的最小直径为Φ0.5mm(Л=5.32)。在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上确定组织的相组成。使用扫描电镜(s-570型、LEO-1450型配有能谱仪)和透射电镜(H-800型)对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复合丝材拉伸实验在INSTRON 6027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速率为1mm/min。采用QJ44型便携式直流双臂电桥测量出复合丝材的电阻,再换算成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得到电导率。
2 结果与讨论
2.1铸态组织
铸态Cu-Fe-Cr-Ni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谱见图1(a),第二相为bcc结构的铁素体(F),基体为铜基固溶体。由于原料0Cr18Ni9不锈钢中的奥氏体形成元素Ni在熔炼过程中部分溶入了铜基体,使得铸态组织中的第二相转变为铁素体。Ni元素溶入铜基体还可以产生固溶强化作用,但对导电性产生有害影响。图1(b)为Cu-Fe-Cr-Ni合金铸态组织的SEM照片。可见,第二相为近球形颗粒状。
2.2拉拔态组织
图2为拉拔变形量η=5.32时,Cu-Fe-Cr-Ni原位复合丝材的SEM显微组织。其中纤维细小,横截面呈近圆形。
经过深度侵蚀Cu-Fe-Cr-Ni原位复合丝材的SEM照片见图3。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纤维的立体形貌,部分纤维呈现蝌蚪形态,纤维横截面接近圆形。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见表1,铜基体中含有少量Fe、Cr、Ni,第二相纤维中的Cr、Ni含量明显低于0Crl8Ni9奥氏体不锈钢中的Cr、Ni含量,说明在熔炼过程中发生了合金元素的再分配。
图4为拉拔变形量η=3.3时,从Cu-Fe-Cr-Ni原位复合丝材中提取纤维的透射电镜照片。图4(a)中纤维的横截面为近圆形,平均直径为0.23μm,长度一般在2~10μm之间。图4(b)中的纤维直径为0.1μm左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是半透明的。
2.3 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
550℃中间退火后,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导电性与拉拔应变量的关系见图5。可见,随着拉拔变形量的增大,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不断提高,相应的电导率呈下降趋势。在η=5.32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77lMPa,电导率约为35%IACS。
2.4 Ni元素作用的分析
Ni元素改善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塑性,使复合材料经过1次中问退火就可以获得η=5.32的拉拔变形量。与Cu-Fe-Cr原位复合材料获得5.42的拉拔变形量需要进行3~5次中间退火相比较,充分体现了Ni元素在改善复合材料特别是纤维相塑性方面的优势。Hong发现若不进行退火处理,拉拔成直径1mm的Cu-Fe-Ag线材的最大长度只有30cm。以往Cu-bcc合金铸态组织中第二相为树枝晶形态,Ni元素的加入改变了Cu-Fe-Cr-Ni合金中第二相的铸态组织形态,几乎观察不到典型的树枝晶形态。有研究表明,Ni元素的加入使Cu-Co铸态合金的树枝晶形态几乎消失。在凝固过程中,先结晶出奥氏体,Ni元素同时存在于铜液与奥氏体中,减小二者之间的界面能,改善先结晶奥氏体与液态铜的润湿性,促进奥氏体的大量形核,有利于颗粒状奥氏体相的结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原始铸态组织的细化,有利于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Hong研究了Cu-Fe-Ag原位复合材料,发现少量Ag的加入,可以使Fe树枝晶细化。
Ni元素对原位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产生不利影响。Ni元素溶入铜基体中,增加了杂质散射电阻。Ni元素与Fe元素发生交互作用,抑制Fe元素在中间退火时的析出。铜基体中的Ni、Fe元素共同作用使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导电性(40%IACS左右)低于Cu-Fe-Cr原位复合材料(>50%IACS)。
3 结论
1)Ni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铸态Cu-Fe-Cr-Ni合金中第二相的组织形态,第二相为bcc结构的铁素体,呈颗粒状。
2) Ni元素改善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塑性,使复合材料经过1次中间退火就可以获得η=5.32的拉拔变形量。经变形加工后颗粒状第二相逐渐伸长为纤维,横截面为近圆形,直径为0.2μm左右(η=3.3)。
3) Ni元素对原位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拉拔变形量的增大,Cu-Fe-Cr-Ni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不断提高,相应的电导率呈下降趋势。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