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静电吸附原理治理雾霾技术问世

作者: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近日,荷兰发明家达恩·罗塞加德发明了一项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治理雾霾的技术,在接受建筑和设计杂志《Dezeen》的专访时,达恩·罗塞加德提到,他的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然后借助这一静电场来吸附

  近日,荷兰发明家达恩·罗塞加德发明了一项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治理雾霾的技术,在接受建筑和设计杂志《Dezeen》的专访时,达恩·罗塞加德提到,他的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然后借助这一静电场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实现局部除雾霾的效果。罗塞加德设想可以把一些铜线圈埋置在城市公园的草坪等场所的地下,人们只要一开按钮对铜线圈进行通电,就会形成一个弱静电场,漂浮的一些雾霾颗粒便会受静电场的作用而被吸落至地面,从而在空中开辟出一片“空气清新”的区域,在混沌中重见蓝天,而落至地面的颗粒物可以进行压缩,同时它们也便于收集和清扫。那么,这项技术对治理雾霾天气作用到底有多大?

  全球知名建筑和设计杂志Dezeen网站21日报道,根据罗塞加德的设想,把一些铜线圈埋置在城市公园的草坪等场所地下,通电后形成一个弱静电场。借助这一静电场,飘浮的一些雾霾颗粒将被吸落至地面,从而在空中辟出一片“空气清新”的区域。同时,落至地面的颗粒物易于收集清扫。

  罗塞加德说:“原理类似于大家用一个带静电的气球去吸附毛发。如果大家用这个方法处理雾霾,制造静电场,吸附或磁化雾霾,待雾霾颗粒物落下,便能清扫,就像吸尘器。”他说,“这样做能制造出一个直径大约50至60米、空气清新的空洞,大家便能再次看到阳光。”

  罗塞加德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已于上周完成室内试验。“我们在一个5立方米、满是雾霾的房间里,制造出一个大约1立方米、没有雾霾的空洞。现在这一技术有待在公共空间测试应用。”

  对于这一设想能达到的效果、可影响多高的空域,罗塞加德说:“那是我们如今正在测试的方面。雾霾高度相当低……输入(铜线圈)的能量越大,(静电场)能达到的高度越高。它是高压电,低电流,输入的电力越大,越能吸附雾霾颗粒物。”罗塞加德说,研发仍在继续,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实际验证。

  “我们在一个5米乘5米、满是雾霾的房间里,制造出一个大约1立方米、没有雾霾的空洞,”罗塞加德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技术有待于在公共空间测试应用。”近日,罗塞加德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完成这一技术的室内试验。

  对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兴华指出,这项技术通俗来讲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气球吸附毛发”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完成吸附。而由于静电场的电流较小,因此它所消耗的电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静电场中的电流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的话,则不会对手机信号造成干扰。关于静电场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陆兴华指出这需要视静电力的大小而定,如果静电力很小,则不会吸附如人的头发等其他物质。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师生们曾对北京秋冬季节,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做过监测。研究发现,在秋季,距地面8—32米,相当于第3—10层楼高的范围内,PM2.5浓度变化不明显;在距地面64米高,相当于21层楼高处,PM2.5质量浓度较8米处时,衰减了19%;在距地面320米处,相当于100层楼高时,PM2.5质量浓度是8米处的52%。因此雾霾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静电除雾霾这一设想能达到的效果、可影响多高的空域,罗塞加德认为,那是他们正在测试的方面,如果输入铜线圈的能量越大,静电场能达到的高度越高,就越能吸附雾霾颗粒物。

  对于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陆兴华指出,这要看输入电压的大小,如果高压电发生漏电现象,并与人体触碰,就会造成危险。若在城市中大规模应用这项技术,其所消耗的铜线数量则要视铜网的密布程度而定。也就是说,此项技术的可行性还要根据实验装置的设置和实验的结果而定,现在还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

  专家认为,治污减霾在于能源结构的改革,也需要技术上的支撑,目前仍需多方的尝试和努力。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空气污染的治理方面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技术措施,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比如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在人口稠密的英国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大型环形绿化带,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德国于2007年立法补贴安装微粒过滤装置的柴油发动机汽车,并对未安装过滤装置的车辆征收附加费;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目前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肖航近日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说:“伦敦用了30年至50年才摆脱雾都的帽子,洛杉矶也用了很长时间才使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得到控制。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静电吸附原理 治理 雾霾技术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