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民营经济是本,中小企业是源,实体经济是基。正当全市上下“合力振兴实体经济,再创温州新辉煌”的时候,从泵阀产业传来一组喜人数据。温州制造业开始爬坡过坎,企稳回升,一步步恢复元气。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温州多家泵阀企业,调查剖析产业逆流而上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思考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既为振兴实体经济提供以资借鉴的经验,更以此鼓舞信心,坚定我们做强实业的信念。
又值深秋。从市区经瓯江三桥进入瓯北工业区,沿途林立着各类泵阀企业的招牌,不时有隆隆的机器声跃出厂房围墙。午饭时分,成群结队的产业工人鱼贯而出,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
两年前的秋天,一场民间借贷风波,令温州经济遭受重创。外界质疑声不断,在市场经济中一路高歌猛进的温州,人气跌至谷底,实体经济将何以重整山河?
此刻,温州泵阀产业用成绩单做出掷地有声的回答:占据全国市场30%的份额,工业产值始终保持5%以上的增速,全行业190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停产。
逆流而上,温州泵阀产业用坚守,守出了“一枝独秀”。
竞争激烈不敢轻易退场
刚刚过去的9月,永嘉县30多家泵阀企业集体亮相2013世界阀门博览会,以高端的品质和创新的实力,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同期,一场围绕永嘉泵阀行业品牌国际化的专题研讨会,以“特殊待遇”被列入世界阀门博览会的议程中,引发业内各路专家深入剖析其国际竞争力。
然而,风光背后,也不尽是一帆风顺。
“那几年房地产风生水起,确实有人想去跟风,做实业赚钱哪有房地产来得快、来得多。可我们不敢去,怕一去就回不了头。”龙头企业之一的宣达集团董事长叶际宣说,“阀门这行业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产品新技术,一天跟不上就落后一大截,等你想回头的时候,根本望尘莫及。”叶际宣笑言,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逼得你要么招招领先,要么步步紧跟,中途退场就意味着完全放弃。
目前全国泵阀类制造企业超过7000家,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必须亮出拿手绝活。
“只有进入技术门槛极高的核电、火力临界等阀门领域,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有可能赢得市场主动地位。”作为壳牌公司国内三大供应商之一,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州表示,去年公司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有4个,获得授权专利21项,目前已拥有专利项目达56个。有了技术“底气”,该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86亿元,其中出口1633万美元,同比增长205%。
谁都不敢轻易“转场”。比拼新产品、新技术,才是他们的“主战场”。超达、南方、方正等阀门龙头企业,纷纷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进入核电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高新科技领域;伯特利阀门集团也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退出冶金产业,转向石油管线、化工领域的高端产品;宣达集团则启动国家核电重大专项科研项目,逐步向高端设备制造业转型。
回报稳健算账得看长远
当巨大的诱惑摆在面前时,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得住。
“虽然投机生意的短期回报极具诱惑,但如果我的产品能进入国家甚至国际的垄断领域,那回报就是长期的高额的,绝对不比短期投机差。”志远阀门总经理朱志远算了一笔更精明的账:在国家相关的中远期规划中,核电在国民电力的比重将逐步提升。即便仅仅提高1个百分点,也意味着装备制造业数百亿元的订单,而作为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配件,阀门订单将以百亿元计。
目前,志远阀门还是一家专业生产阀杆的小企业,但朱志远的志向相当高远,要把企业打造成技术精良的“小巨人”。他的公司连续5年,每年投入研发经费上百万元,把一枚小小的阀杆配件,做成了涵盖60多个系列、160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并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及省市级专利。
“现在,我们的产品单价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要高30%到40%,但市场还是愿意用我们产品。这样子赚的钱,是不是比做房地产有成就感?”朱志远笑着反问道。
泵阀业里很多人有“泵阀情结”。“20年前的温州泵阀企业,只能依样画葫芦,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专利;但如今,不管是国内大型工程项目招标,还是海外市场的超大项目,如果有10家阀门企业入围,其中至少3到4家是温企。”超达阀门总工程师邱晓来说,很多阀门企业都是历经多年的市场磨砺和艰辛,好不容易才拥有如今的“江湖地位”,谁会轻言放弃,转身投入陌生领域呢?“做实业,会带给你用心投入就有回报的满足感和踏实感。”邱晓来说。
产业集群开辟更大空间
“这两年过得挺不容易,不仅有资本投机的诱惑,也有国内外市场波动带来的低迷期。”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会长黄胜丰坦言,“坚守实业,始终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法则。”
坚守实业,以产业集群为基石,以创新为核心。在泵阀业内,高特精产品已经成为各路企业谋求升级的“重磅武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仅永嘉泵阀业,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5%。
为更好地服务泵阀企业,温州市在原有“浙江省泵阀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争取建立“国家级泵阀实验基地”,为更多泵阀企业抢占技术高地提供有利的条件。
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让泵阀企业有一个“淡定”的心态,可以从容进行技改投入,谋划转型升级。龙湾区不少泵阀企业,正在筹划利用产业链优势,打造电子商务新平台。
而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更高目标,也已有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根据市政府出台的《温州泵阀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争取到2015年,温州泵阀产业培育1到2个国际知名品牌,实现从传统块状经济集聚区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跨越,成为全球重要的泵阀产业基地之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