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悬式离心机转鼓的动态性能分析与优化
韦尧兵,姜永涛,刘军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为了解决上悬式离心机运行中跨越临界转速出现共振、冲击等问题,文中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上悬式离心机转鼓进行了动态分析,探讨了转鼓各个结构参数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转鼓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获得了转鼓各结构对动态性能的影响程度。优化后转鼓临界转速避开了工作转速,分离性能提高了16%。所得转鼓各参数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关系,为转鼓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离心机;有限元法;动态分析;转鼓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54(2010)08-0069-04
离心机是高速旋转机械,转鼓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转子,其结构比较复杂,因此,研究转鼓的动态性能对实际工程非常重要。对转子进行动力学分析的目的是使转子系统达到最佳动力学特性,主要是分析其临界转速和振型及平衡计算等。
文中所分析的GD-1300上悬式离心机适用于40%~60%固-液相悬浮结晶物的分离,特别适用于糖厂对甲膏、乙膏的分离。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对转鼓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转鼓系统的固有频率,以此确定工作转速,这对避免共振和提高分离能力有重要意义。
1·转鼓的有限元模型
GD-1300上悬式离心机的整机装配简图如图1所示。其结构特点是:转篮固定在较长的挠性轴下端,轴的上端与联轴器相连,两个轴承做径向支承,总体悬挂在铰接支承中。这种支承方式使支承点远高于转子的质量中心,从而保证了运行时的稳定性,并使转子能自动调心。此外,这种支承与传动方式不至于使滤液或滤渣受到污染。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好坏关系到以后分析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成本。由于ANSYS软件的自主建模能力不强,转鼓下半部分结构比较复杂,很难建立直接有限元模型,故利用Pro/E软件建立转鼓下部的三维模型,通过IGS文件格式导入进ANSYS中。在建立模型过程中,为了便于添加约束,将轴的上半部分在ANSYS中建模,这样建出的轴的上半部分节点和面比较明确,更方便施加约束。
按照离心机转鼓的二维图纸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对微小结构进行简化。主要是省略转鼓开孔和加强箍的具体结构影响,将其质量转化为壁厚,但转鼓的整体质量和质心不变;忽略空刀槽、倒角等局部特征。转鼓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采用Solid186单元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所得单元总数为60 810个,节点总数为104 289个。
2·约束条件
文中转鼓系统是一悬轴系,转鼓在联轴器的带动下旋转,球轴承座内还有两个轴承对轴做径向支承,同时,角接触球轴承约束轴的轴向位移,约束位置如图2所示。轴承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用弹簧模拟轴承对支承刚度的影响,限制弹簧单元的外点的所有位移,与弹簧单元接触的轴上的点约束其轴向位移。
3·模态分析结果
对于工程实际问题,没必要求出全部固有频率,因此只计算转鼓系统的前6阶固有频率。经分析所得离心机转鼓的固有频率如图3所示。
由实际测量所得,机器空载运转时转鼓的临界转速区间为(450±50)r/min左右。由于具体的速度临界点与现场安装机器基础的刚度等因素相关,故有一定的变化。由ANSYS模拟出转鼓的1阶临界转速为417 r/min,比较接近机器的实测值,可以证明该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可靠性。
由分析结果可知,转鼓第1,2阶和第4,5阶的固有频率重合,原因是其结构和支承都对称于旋转轴,前3阶临阶转速在最高工作转速之内,故应着重关注前3阶临界转速。转鼓第1,3阶固有频率对应的振型如图4所示。
离心机分离过程主要经历6个转速区,如表1所示。转鼓的前3阶临界转速都低于最高工作转速1 200 r/min,且第3阶临界转速在水洗和蒸干这两个工序转速内,离心机在工作中会跨越临界转速。考虑到实际需求,应深入分析转鼓的结构对其模态的影响,从中找出转鼓优化的理论依据。
4·转鼓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系统的固有频率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刚度、质量等物理参数。系统结构参数的改变会直接影响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进而改变固有频率ω。
4.1支承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主轴采用的是双支承(如图1所示),上部是一个角接触球轴承,下部是一个圆柱滚子轴承。由于轴承有一定的刚度,将轴承支承视为弹性的,用弹簧单元模拟。降低轴承支承刚度可以使分离机的工作转速远离系统1阶临界转速,以便充分利用转子系统的自动对中能力,减小运转时由不平衡量引起的惯性力,使机器运转平稳。
不考虑轴承承受转矩的影响,改变轴承的支承刚度,得出支承刚度对轴固有频率的影响,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1阶固有频率随支承刚度的增加而增大,支承刚度的变化对3阶临界转速基本没有影响。
4.2支承跨距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由理论知识可知,支承跨距对系统刚度有影响。保持转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探讨支承跨距的变化对转鼓固有频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其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支承跨距的增大,1阶固有频率增大。在轴的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支承跨距的增大会使上轴承到转鼓之间的距离缩短,实际上相当于增大了系统刚度,从而使轴系的固有频率提高。但第3阶临界转速随着跨距的增大而减小。
4.3轴长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在保持转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主轴长度,探讨轴长的变化对转鼓固有频率影响的变化趋势。所得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转鼓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随着轴长的增加均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随着轴长的增加,转鼓的质心下移,从解析法的计算角度来看,这相当于增加了吊轴轴系悬臂端的跨距,使轴系的当量刚度减小,临界转速也随之减小。在所有变化中,1阶固有频率变化相对更明显。
4.4轴径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主轴轴径,探讨轴径的变化对转鼓固有频率影响的变化趋势。所得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转鼓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随着轴径的增加均会有所上升。这是因为随着轴径的增加,整个吊轴系统的刚度明显增大。相对以上各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轴径的变化对各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均明显。
4.5转鼓质量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在保持转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转鼓质量,探讨转鼓系统的固有频率随着参振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为了便于分析,此处只改变材料的密度,以此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
如图9所示,随着参振质量的增加,转鼓各阶固有频率都有所降低。参振质量对第3阶固有频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减轻转鼓系统的质量,从而达到使临界转速远离工作转速的目的。
5·转鼓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
离心机的前3阶临界转速都在离心机最大工作转速(1 200 r/min)范围之内。在离心机的工作过程中,会多次跨越离心机的临界转速。为避免发生共振,对各工况选择合理的转速,这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及其重要。
根据分析结果对设备动态性能进行优化,为设备的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具体方案是:加大轴径到160mm,降低轴承的支承刚度,将下轴承的支承下移50mm,将转鼓壁厚增加到25 mm。结构改进后对转鼓进行模态分析,所得结果如图10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结构参数变化后转鼓的前3阶临界转速低于水洗和蒸干两工序的工作转速,第4和第5阶临界转速高于1 300 r/min,满足将工作转速提高的要求。如若将离心机的最高转速提升到1 300r/min,其分离因数1 277,相对于现在的1 079提高了16%。
对新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转鼓最大应力146 MPa,小于许用应力149 MPa满足强度要求,同时新结构也满足刚度要求。经上述验证分析所得,改变转鼓的结构可以优化动态性能,且新的结构提升了离心机的分离能力。
6·结论
上悬式离心机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转鼓的质量、轴径、轴的长度、支承刚度及支承跨距等因素有关。1阶固有频率受支承刚度影响较大,第3阶固有频率受参振质量的影响较大,所有参数里面轴径和轴长对各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均明显。
改变转鼓的结构参数和支承刚度,对转鼓的动态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离心机动态性能更佳,且分离性能提搞16%。文中所得的转鼓各个参数对模态的影响关系,为转鼓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略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