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壳程低温换热器的设计
李红娜
天津津滨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71)
摘要:换热器管程、壳程采用多程流动,可以提高流速,从而提高传热效率。通过设计实例,介绍了四壳程低温换热器的设计参数、材料选用、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热处理要求、无损检测要求、水压试验等。
关键词:四壳程低温换热器 结构设计 管接头 热处理 无损检测 水压试验
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总设备量和设备投资的40%左右。在换热器设备中,管壳式换热器又是应用最为广泛,使用量最大的换热器型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壳程采用多程流动,可以提高流速,从而提高传热效率。然而,管程容易实现多程流动,壳程却因为结构上的原因,难以实现。所以,一般换热器多采用单壳程或者双壳程结构。2008年本公司承接的一台低温换热器,是四壳程、四管程结构设计的低温固定管板换热器,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提高介质流速,从而提高总传热系数及换热效率。
1·四壳程低温换热器设计参数
四壳程低温换热器设计参数见表1。
2·材料选择
根据换热器工作过程中的介质特性和工艺条件,以及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性、工艺性,换热器主要材料的选择见表2。用于壳体的ooMnNIDR(厚度t)20mm)钢板,按JB/T4730,3一2(X)5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11级合格。
受压元件用材料需进行一45℃低温冲击试验,试验值如表3所示。
3·换热器程数分析
从管壳程介质的流向,可以分析得出,管程介质沿换热管长度方向流次数为4次,壳程介质在壳程内流经路线为4次,所以这台换热器为四管程四壳程换热器。介质流向见图1。
4·四壳程结构设计
换热器壳程侧有两个介质进口、两个介质出口,即两进两出的设计。由壳程及管程进出口温度可以看出,本台换热器是进行冷却用的低温换热器,对壳程介质的温度要求较为严格,采用四壳程可提高壳程侧介质流动速度,而且介质采用下进上出,使介质流动过程中流经的范围更广,与换热管内的介质进行更加迅速而且全面的热交换,提高了壳程侧介质的利用率。
由于该台设备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换热管、管板、壳体焊在一起。一般增加换热器壳程程数的方式,就是在壳体内加分程隔板,把分程隔板焊接在壳体上,制造安装时无法实现,所以分成隔板的固定就成为最大的问题。
由图1看出,该台换热器由折流板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两个腔体各自折流,实现介质的热交换。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在进口和出口中心线位置设置一块圆形折流板,起到分流作用,折流板上焊接防冲板,以减少介质的不均匀分布和对换热管的冲蚀。在折流板两边设备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块隔板,其具体固定如下:
(l)隔板与折流板角焊缝焊接牢固(见图2);
(2)在尽可能靠近壳体内壁的位置设置两根拉杆,把隔板两边焊接在拉杆上(见图3),这样隔板就有三面焊接,牢牢地固定在壳体中心,起到了分程的作用;
(3)拉杆的固定:由于最后一块折流板位于进出口接管中心线上,与隔板焊接的两根拉杆太长,针对这一问题,在最后一块隔板右侧焊接一块支撑板(见图4)用于固定这两根拉杆,支撑板详图见图5。
5·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质量是换热器质量的重要标志,换热器的失效绝大多数集中在管接头上,因此合理选用安全可靠的管接头型式,使用相应的加工设备与技术是换热器制造技术的关键。
本设备采用强度焊加贴胀的连接方式(见图6),既满足强度及密封性的要求,又避免设备在工作中承受振动、疲劳以及间隙腐蚀等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采用氢弧焊打底两道强度焊加贴胀。轻胀定位后氢弧焊打底焊,随后100%渗透检测,合格后以压力为0.05MPa压缩空气检漏;合格后施行第二道氢弧焊,完成后再进行表面100%渗透检测,按JB/T4750.5一20051级合格;最后贴胀,开始贴胀出于焊接接头距离必须)15mm。
6·强度计算
设备的筒体、封头、管板、设备法兰、开孔补强等强度计算依据GB150一1998,GB151一1999进行,根据sw6一98《压力容器强度设计软件包》计算结果,确定各部件的计算厚度和名义厚度。
7·热处理要求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残余应力,改善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恢复冷作时的预应变和时效丧失的性能,以减少应力腐蚀倾向。由于本台设备为低温换热器,为了降低设备在低温条件下的脆断倾向,设备进行整体热处理。
8·无损检测要求(见表3)
对接接头进行100%无损检测的容器筒节上的其它承压焊缝,以及附件和承压部件之间的焊缝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l)吊耳的焊缝须进行磁粉检测;
(2)承压焊缝应进行超声检测,采用纵波或横波方式;
(3)所有附件与除碳钢材料之外的承压部件之间的焊缝,应进行磁粉检测。
9·水压试验要求
换热器的水压试验,一般应包括:
(l)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试压:换热器的寿命及事故的发生往往在于连接接头的失效,故通过连接接头的试压以保证接头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当壳程水压试验压力大于管程时,按壳程压力试压;反之,当壳程水压试验压力小于管程时,按管程压力试压。
(2)壳程试压。
(3)管程试压。
由于本设备管程水压试验压力为4.5MPa,远远高于壳程的2.625MPa,假如按管程试验压力对管接头进行水压试验,壳程筒体、管板等受压元件势必承受不了在此压力下的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增加壳体及管板厚度在经济上并不合理,由此采用按照壳程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然后在壳程用氨渗漏进行补充性试验。
按照HG20584一1998附录A《压力容器氨渗漏试验方法》,选用充人1%(体积)氨气法(C法),具体方法如下:在容器内通人含氨体积分数约为1%的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05倍,即2.205MPa,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romin,将检漏试纸预先敷在待检表面,然后降至设计压力,观察试纸是否变色,如无变色,证明设备无渗漏。
10·结束语
该设备在按照标准及图纸要求制造完成后,且接受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部门和第三方监督检验,各项检验项目检查结果均达到验收合格,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经验。(编辑:苏德中)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