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PE管道业欲担水质安全重任

作者: 2013年07月19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7月1日起将在全国实施。可以预见,随着新版标准的实施,水厂出厂水质将进一步提升。然而,最终饮用水质量如何与输水管道有着紧密关系。市民们担忧,经过长距离输送以及居民小区的二次供水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7月1日起将在全国实施。可以预见,随着新版标准的实施,水厂出厂水质将进一步提升。然而,最终饮用水质量如何与输水管道有着紧密关系。市民们担忧,经过长距离输送以及居民小区的二次供水,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会不会给水质带来下降?日前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业内专家指出,将努力开发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供水管聚乙烯(PE)基材,以及系列管材管件,开展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加大市场监管,为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作出贡献。同时,以国内城市化和城镇水管网改造为契机,推动塑料管业做大做强。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PE压力管就用于饮用水输送,通过不断开发新品,已形成从公称外径16毫米至1000毫米的系列规格,逐步替代了生铁管、镀锌管等,行业取得了快速成长。目前塑料管在管材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50%。近年来,国外先进厂商不断研究和改进PE管材级牌号的生产工艺,又推动了给水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业新一轮发展,提高了PE管的应用领域。

  专家介绍,PE压力管具有诸多优越性:有更高的耐压能力,如PE100(给水、燃气)级管材可连续50年承受10兆帕的环向应力值;管壁更薄,在使用同样压力下,PEl00级管比PE80的管壁厚减少1/3,输送能力增加35%;PE管可使用在直径较大、环境较差的场合。

  我国对PE压力管的开发、推广与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规模上看,国内PE压力管生产企业有150余家,年产能近100万吨,塑料管道已成为塑料加工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从质量上看,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符合欧洲标准的饮用水管较少。据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秘书长邵沧伟分析,PE压力管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生产大多采取“白”加“黑”路线居多,即在PE的白料中加炭黑母粒直接加工成管道。该工艺往往使炭黑颗粒分布不匀、炭黑含量不足,从而降低了强度,这对管材耐压性、应力开裂性能、卫生安全性等均会产生严重的隐患,使管道达不到国标所规定的50年使用寿命的指标。

  也有专家提出,这种“白”加“黑”工艺,原料易于掺假,质量难以把控,不能排除少数企业为竞价、减少成本而掺入再生料的可能。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肯定塑料管道业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产品标准化缺失和滞后,专用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当前迫切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国外PE管生产基本上采用“混配料”路线,即用PE树脂与高性能的炭黑母粒先加工成专用料,然后由管道生产企业制成PE压力管。其特点是管道中炭黑含量达到国际标准的2.5%,炭黑颗粒尺寸为25纳米以下,分布均匀,使用中无杂质渗出,保证管道的受压、卫生及使用寿命等指标符合标准。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为满足国内市场对高品质PE压力管材的需求,于2002年引进了北欧PE生产工艺,形成年产25万吨管道料生产线,其PE100压力管专用料符合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标准,产品通过了欧洲压力管质量标准的测试。
 
  为与国产PE100管材混配料配套,实现高性能炭黑母粒的国产化,苏州国嘉高分子科技公司经自主开发,投资建设了国内首家PE压力管专用炭黑母粒生产线,其炭黑母粒质量可与进口同类产品媲美。由该公司为负责单位,上海石化、燕山石化、中国染料协会色母粒专业委等单位参加编制的QB/T4312-201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混配料用炭黑母粒》行业标准,已于2011年4月1日实行,为PE压力管行业的规范发展打好了基础。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施行,居民供水的水质将逐步和国际先进水质标准同步,我国PE管业前景广阔。为了行业的科学发展,钱桂敬等专家呼吁,解决并预防供水管道的二次污染问题,塑料管道业要勇挑重担。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产品升级,以质量模式的创新大力发展“混配料”工艺,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据悉,新疆独山子石化、南京扬子石化等已投资建设了PE专用料生产线。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淘汰落后企业。

  三是重新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支持下,制定与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适应的新PE专用料以及色母粒等辅料的标准,以最高水平的塑料管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