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系统的结构、演化与展望
摘要:中国食物系统不仅是保障全体国民食物安全的核心,而且对全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也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理解中国食物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确保14亿人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重要价值,本文在解构食物系统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食物系统经济规模及其结构,首次构建中国食物系统的流程图,明确中国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随后分析近三十年中国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分析食物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运销和餐饮、食物废弃物处理等子系统的演化过程,并从消费需求、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演化驱动力。最后,根据需求指向提出中国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中国食物系统的未来趋势。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物安全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保障食物安全是食物系统承载的重要任务。
从国际来看,全球决策者们不断提高对食物系统的认识。2021年联合国刚召开全球食物系统峰会,推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因为每个目标的实现在不同程度上都离不开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和更公平的食物系统。
从中国来看,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更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 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确认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为省长、书记共同负责制。这既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形势,也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决心和担当。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来,虽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多次冲击和巨大压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 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体国民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食物安全保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为粮食生产所做出的努力,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14亿国民的食物安全状况,决定于中国巨大的食物系统的保障能力,正是这个巨大的食物系统的演化升级,支撑中国国民从吃得饱, 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大升级。中国经验对全球食物系统治理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食物系统转型还可以应对全球的气候、经济、环境、健康和社会挑战。因此,厘清这个巨大食物系统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展望中国食物系统未来发展图景,对于全面理解这个巨大食物系统是如何保障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完善确保食物安全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新的 认识视角。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联合研究团队,试图运用国际食物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解构巨大的、复杂的中国食物系统,以期探究出这个巨系统的结构和演化机制,为未来健康指向的中国食物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世界其他国家食物系统的优化提供借鉴。
二、食物系统的概念特征与中国食物系统结构
(一)食物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食物系统的概念形成
食物系统概念可以追溯到美国哈佛大学Davis等提出的“涉农产业体系”(Agribusiness)概念,解构了与农业关联的产前投入部门和产后的农产食品加工制造与流通服务部门的关联关系。但涉农产业体系中包含了非食物产业, 并没有明确给出“食物系统”的概念。Marion最早正式提出“食物系统”(Foods System)概念,开始重视农业部门生产出的各种食物原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变成食品,再经流通到消费过程的产业组织分析。并将其定义为“农业与下 游经济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随后,国外学者进一步把参与食物的生产、加工与流通以及为其提供原料和设备的组织或个人都包含在食物系统之中。食物系统的概念内涵逐步扩展,生产子系统、加工子系统、分配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及废弃物处理五个部分构成了食物系统,各子部分相互作用,并对经济、环境、健康和社会产生影响。
随着食物系统概念在学术界的不断深化和传播,国际社会也逐渐关注食物系统概念,并认识到其重要性。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食物系统定义为由与食物生产、聚集、加工、分配、消费和处置有关的一系列参与者和活动组成的系统。
食物系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经济和文化的健康,食物系统的良性运行将会很好地凝聚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力量。因此,可以看出,食物系统的概念在不断深化,经历了从关注食物本身到关注食物背后的各类经济主体、产业组织、社会政策与消费文化等多元要素及其关联关系,这表明对食物系统概念认知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增强。基于前人的学术积累以及当今时代食物安全保障系统的复杂化,食物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由食物原料的生产、食品加工与流通、饮食消费和相关废弃物处理等子系统所组合而成,“食物系统=农业(食 物原料)生产系统+农产食品加工系统+农产食品的流通与储运系统+餐饮服务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食物系统受资源、资本、技术、文化、制度等要素影响,各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 的交换与反馈,实现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有机的整体。
2.食物系统的特征分析
从食物系统概念的演化中可以看出,食物系统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1)认知的动态性。从最初的 “涉农产业体系”“食物链”到“食物系统”,食物系统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现实世界主要问题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
(2)系统的复杂性。食物系统作为复杂巨系统,各个经济主体相互关联,不同组成部分之间高度相关,不断进行着复杂的反馈和自我强化过程,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通过其关联性对食物系统的整体绩效产生影响。
(3)创新的驱动性。技术创新是食物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加工、流通以及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重塑我们的食物系统,使得食物系统中各种关系越来越复杂。
(4)功能的多样性。食物系统根本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饮食不断丰富和变化升级的需要而发展的。由吃饱吃好到吃得健康,再到吃出文化品位的需求不断升级,由食物生产供应的经济活动到提供丰富饮食文化体验的文化活动,食物系统的功能日趋多样化。“食物安全”的内涵日益由传统的数量质量到营养健康与生态可持续,未来的食物系统还需要与 生态文明的理念相适应。
(二)中国食物系统经济结构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食物系统。
统计数据显示,支撑中国14亿多人口的食物需求的系统,包括3亿多的农业从业者,2亿多的经营农户,数百万个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产出了世界上最多的6.6亿吨粮食以及丰富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各种食物原料。经过数千个批发市场,4万多家规模化的食品加工企业,数百万的零售商店,以及近3万个规模餐饮企业和众多的小食店。对这个复杂的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其有助于掌握食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另一方面,有助于厘清食物系统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增值过程。
为精确核算中国食物系统价值的增值过程,本研究基于食物系统的理论框架,从狭义的仅仅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农业部门为出发点,按照食物供需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18年投入产出表对中国食物系统结构进行了经济核算,第一次完整地呈现了中国食物系统流程价值结构(见图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食物系统中的农业是狭义农业,即扣除了烟草、纺织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等非食用的部分。本文是基于最终消费倒推的,即由消费者支出结构倒推出整个食物系统的流程结构。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模式来看,食物消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用于消费的农产品,例如蔬菜、水果、鲜鱼等,一般被 称为生鲜食品。在2018年的153部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对应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渔产品、农林牧渔服务产品这五个部门,其数值来自这些部门的最终需求金额与流通费用之和。二是对原材料进行某种加工,然后送到消费者手中,一般被称为加工食品。在投入产出表中对应谷物磨制品、饲料加工品、植物油加工品、糖及糖制品、屠宰及肉类加工品、水产加工品、蔬菜水果坚果和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品、方便食品、乳制品、调味品发酵制品、其他食品、酒精 和酒、饮料、精制茶等部门,其数值来自这些部门的最终需求金额与流通费用之和。三是消费者前往餐饮设施、供餐设施或住宿设施去直接消费,通俗讲就是在外就餐,一般被称为餐饮服务。其数值为投入产出表中餐饮业的最终需求金额。
图1 2018年中国食物系统流程价值结构 (亿元)
三、中国食物系统整体结构及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一)中国食物系统的整体演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物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前述的食物系统核算方法,考虑相同的时间跨度,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核算了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的食物系统结构图,以便分析中国食物系构的演化。中国食物系统结构变化数据及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1987—2017年中国食物系统结构及其变化 (百亿元)
第一,农产品金额、食品产业增加值、食品最终消费支出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整个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食物系统内部,相对于农业部门份额在快速下降,食物系统的其他部门的占比份额几乎都在 快速提升。农产品金额、食品产业增加值、食品最终消费支出金额分别从1987年的1.34万亿元、0.42万亿元和1.77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70万亿元、6.81万亿元和13.08万亿元,食物系统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7年的36.3%下降 到2017年的15.9%。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进口金额也在不断提高,分别从1987年的0.02万亿元和0.01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0.31万亿元和0.56万亿元。
第二,农产品的产后增值幅度不断提高,农产品金额占食品最终消费支出金额比重在不算下降,从1987年的75.7%下降到1997年的70.8%,之后又从2007年的57.9%下降到2017年的43.6%,食品产业比重则不断提高,从1987年的2 3.8%增长到1997年的27.2%,之后又从2007年的38.2%提高到2017年的52.1%。
第三,食品产业中的食品加工业、关联流通业和餐饮业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从1987年的16.4%、4.8%和2.5%变化为1997年的15.7%、9.4%和2.2%,又从2007年的21.7%、9.9%和6.6%变化为2017年的26.0%、20.8%和 5.3%,其中食品制加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关联流通业则在近期出现较大增幅。
第四,从食品最终消费支出结构来看,生鲜食品的消费金额虽然在上升,从1987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63万亿元,但是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1987年的62.2%下降到2017年的27.8%,加工食品的消费金额和比重都呈 增长态势,分别从1987年的0.55万亿元占31.0%增长到2017年的7.84万亿元占60.0%。在外就餐金额在不断提高,从1987年的0.1万亿元增长到1.6万亿元,其比重则呈现波浪式上涨态势,2017年为12.3%。这变化表明食品系统在国 民经济体系仍然是重要的贡献部门,但是食品产业的贡献相对于农业更大。
(二)中国食物子系统演化的进一步分析
中国食物系统主要包括食物原料生产子系统、食品工业子系统、食品流通子系统、餐饮服务子系统、食物废弃物处理子系统,下面从中国食物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的演化展开分析。
1.中国食物原料生产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一是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中国农业的经营主体已经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农户家庭经营占主导的格局转变为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农业经营主体的演变是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影响 下农民对农业经营方式自主选择的结果。2020年,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20多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托管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快速发展,总量超过300万家,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农机、化肥、农药、农业科技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增长,农田水利条件稳步改善。(1)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发展。197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11750万千瓦,2020年达到105550万 千瓦(见表1),增长9.0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以人畜力为主转入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阶段。(2)化肥、农药等 化学生产资料的施用量大幅增加。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从1978年到2019年增长了5.1倍。农药使用量一直增长到2014年达峰的180.7万吨,之后开始减少,2019年下降到145.6万吨。(3)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国家持续加强以农 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2020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4)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助力粮食单产不断提升,由1952年的88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的382公斤/亩。2020年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
三是制度创新和现代要素投入促进各种农产品总产量与人均产量显著增长。由表2和表3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总产量均快速增 长,人均产量粮食增长1.5倍,油料增长4.5倍,水果增长26.8倍,猪牛禽的主要肉类人均产量超过60公斤,禽蛋人均产量由1981年的2.6公斤,增长9倍多达到24.6公斤,水产品人均产量增长10倍达46.5公斤,蔬菜的人均产量超500 公斤,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副食产品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粮食和油料等口粮产品,副食品变成主食,有效满足了国民吃饱吃好的需求。当然,我国也通过国外进口来调剂大豆及部分饲料等的国内供给短缺。
2.中国食品工业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一是中国食品工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食品工业规模弱小,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装备严重依赖于国外进口,加工比例非常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工 业企业数量显著增长,规模不断壮大。经过中国加入WTO和食品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参与国外市场资源配置。同时,政府对食品工业科技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高。2013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之后,中国食品工业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二是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促进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不断扩大。由表4可知,2000-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了21790个。从企业类别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食品制造业企业,然后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企业,最后是烟草制品业企业。
三是市场环境的改善推动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显著增长。2000-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1.9倍(见表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最明显,其次是食品制造业企业,然后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企业,最后是烟草制品业企业。综合 来看,无论是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数量,还是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于保障我国居民吃得饱、吃得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中国食品流通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中国农产品流通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总体而言,中国农产品流通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到逐渐放开农产品市场,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的“双轨并行”,再到市场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确立的渐进式的市场化改 革历程。截至2019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约为851个,摊位数约为46.74万个,总成交额达到18096.2亿元,占同期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18.87%。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也达到了3975亿元。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全国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新农人”返乡创业。
4.中国餐饮服务业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市场化和全球化助力中国餐饮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1978年以来,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4个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表6),2019年规模以上中国餐饮业法人企 业数量达到29918个,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最高,达到了96.2%;有限责任公司占比为2.7%;个人独资企业占比为0.8%。规模以上餐饮企业的从业人数就达252.8万人,营业额达到6557亿元,餐饮业餐费收入达到5887亿元。总体上,中国餐饮业已初步形成多样化经营业态和特色化品牌建设为主的发展新格局,正在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
5.中国食物废弃物处理子系统的演化分析
食物废弃物处理是食物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乎着食物系统能否实现有效循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没有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作规定,居民对废弃物的处理多以自发性为主,废弃物处理率较低,污染严重。伴随着人 口增长以及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产生的废弃物日益增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我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加强了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加工类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等的治理,出台了 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文件,普及治污理念的同时,推广治污技术,我国废弃物处理方式逐步向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方向转变,减量化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甚至趋零排放,资源化强调将农业废弃物直接作为原 料进行利用或者再生利用,废弃物处理率大幅提升,环境污染有所改善。由表7可知,2004-201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2.1%变化为99.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近年来的全国人居环境整治下也大幅提高。
四、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驱动力
食物系统的演化受到经济、科技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受到消费需求的拉动,也离不开科技的驱动,以及政府管理与政策的支持保障推动。
(一)需求拉动——消费者需求变化对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拉动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升级是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主要需求动力。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食物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居民食物消费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食物系统的发展:一是食物消费向多元型转变带动农产品种类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层次迅速提高,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已经由过去以粮食、蔬菜为主转变为粮食、蔬菜、肉类、奶类、水产品等多元化的食物来源。二是食物消费的时空变化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空间距离不断变大,需要对食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满足这种时空的变化,因此对农产品的加工不断深化。三是食物消费向便捷型转变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对食物消费的便捷性不断提高。城市居民通过购买净菜来节约制作食物的时间,在工作日往往选择在工作单位食堂就餐或者打包的方式来节约时间。城镇化水平提高进 一步加快了这种转变。同时,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也在向便捷化方向转变。Barrett等(2019)称此为“食物服务革命”。正是居民食物消费的不断升级,推动食物系统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 和功能,提升应对能力,通过创新服务,提供消费需求的满足,扩大食物系统的价值创造,实现食物系统自身不断演化升级,食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复杂化。同时,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导致初级农产品生产部门收入份额下降而加工食 品与饮食服务部门收入份额上升。
(二)科技驱动——中国农业与食品相关科技进步对食物系统演化的驱动
农业与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推广是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主要供给动力。消费需求的升级是推动食物系统演化的动力,而支撑这种升级与演化的力量源泉是技术进步。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产业革命不断升级,19世纪中叶 开始大量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成果率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应用和推广,大大提升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进而促进整个食物系统的技术进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一是农业科技进步与推广普及提高了食物原料系统的生产率。(1)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农业的生产工具设备和作业手段,机械替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劳动生 产率,并且也因为机械工具的利用,高效地改变了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的设施条件,例如水利与生产设施、农田道路整治、耕作技术、储运设备等,改善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约束。(2)农用化学技术。特别是化肥与农药技 术的发展,决定性地克服了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养分缺失和种养殖业生产面临的病虫害发生造成的损害,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效率。(3)现代生物科技。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的培育是现代农业的核心。从高产、优质到环境抗性的改 变,依靠的就是农业生物科技的进步,已经由传统的自然繁育到杂交育种、组织培养技术再到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育种技术,根本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4)智能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现代科技的全面应用,革命性地改变了农业的形态与制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升级。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的绿色革命成功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应用,促使世界性地粮食快速增产,为解决世界性的 饥饿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杂交水稻也是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成果。现代农业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全面引进吸收世界先进农业科技的 同时,通过我国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0%,传统农业正日益向现代农业转型。
二是食品产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为食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农业科技进步一样,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也在快速推进整个食品产业的转型发展,不仅是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流通与储运、食品安全管理都面临快速升级,呈现出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特征。(1)食品加工发酵及生物质转化技术。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的食品生产技术逐步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食品产业标准化。经历了50多年以来的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 调整阶段,到21世纪初期,中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配套性较强、基本完整的食品工业标准化体系。(3)冷链物流及溯源技术。中国的农产食品冷链物流与配送技术快速发展,突破地域限制,逐步形成了农产食品的全域流 通。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包括肉食水产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迅速兴起,这种流通环节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也被称为“安静的革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溯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和风险分析,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
(三)政策支持保障——政府管理与政策对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支持保障推动
国家政策有效支持与制度保障是中国食物系统演化的主要政策动力。针对不同阶段食物系统面临的问题,中国政府适时出台包括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以及行政管理的各种政策工具,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制度保障也 是中国食物系统升级发展,确保国民食物需要的重要条件。一是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了食物系统的数量安全保障和质量提升。以提升产量为目标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保障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农业支持政策由粮食增产这一单一目标拓展到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 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等多维目标,促进了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二是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保障了食物系统的质量安全。为了满足 人们对食物质量的需求,国家出台了系列法律制度,形成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解决了由于商家“无良”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促进了我国食物系统的健康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基本处在食物供给数 量短缺,生产流通体系现对简单且长期实施计划管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主要处在卫生防疫管理阶段。直到新世纪前后,由于食物系统的日趋复杂化,生产流通阶段的各种添加物残留和污染腐败问题多发,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从 分散到集中的探索,食品管理理念也从分散管理转向一体化管理,监管效率的提升,有效抑制了由于败德行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形势实现了根本的好转。三是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食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和餐饮业的发展。随着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日益壮大,中国食品产业政策逐渐向结构调整、行业规制优化转向。中国产业政策对相关的食品产业发展实施鼓励、限制、淘汰等区别对待,以进一步推进 中国食品产业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市场化政策的支持下,市场主体发展迅速,超市在食品流通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促进食品流通体系的扁平化、 个性化应对,推动传统食品流通产业发生新的革命性的变化。
五、需求指向下中国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将继续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食物消费将进一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消费者希望吃得更营养、更安全、更健康,食物消费继续 向营养型、安全型和健康型转型。
- 食物消费向营养型转变。FAO公布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居民食物消费逐步向营养型转变,一方面,居民食物消费的营养摄取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居民食物消费的营养摄取来源更加均衡。中国居民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不断增加,并且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由植物性食物为主向动植物性食物并重的趋势转变。
- 食物消费向安全型转变。近年来,中国食物安全问题频发,引起城乡居民广泛关注。食物安全问题的出现导致居民对现有食物供给模式的安全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催生一系列试图提供和获取安全食物的农业模式。
- 食物消费向健康型转变。伴随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开始追求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型食物消费模式。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增加杂粮、杂豆和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动物蛋白消费更加均衡化,低脂优质蛋白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面对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我国食物系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 消费升级与国外饮食输入对中国营养健康与饮食文化带来冲击。 一方面,消费升级对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安全带来冲击。目前粮食供给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优质口粮和高蛋白食物的消费需求,中高端的口粮和大豆供给不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从“多产粮”到“产好粮”的新要求,对我国粮食安 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饮食生活西洋化对我国饮食文化安全形成挑战。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日益西洋化,大量的外国高糖高热食物诸如披萨、炸鸡、芝士、汉堡、烧烤等在国内大行其道,改变 了年轻一代的饮食习惯,虽然带来了便利和多样性,但也造成了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和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 和10.4%。同时,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2020年全国有6.1%的学龄儿童贫血,而在较贫穷的中西部地区则高达21%~34%。由于食文化教育在我国的缺失,西洋化的饮食风行,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形成重大冲击。还有我国在饮 食方面还存在爱面子、讲排场、不卫生的饮食习惯,不仅造成粮食的巨大浪费,也加剧了我国食物系统面临的风险。
2. 农业资源约束、农业生产效益阻碍和国际环境挑战威胁食物数量安全。 第一,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限制农业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并存,水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矛盾同在,目前全国中低产田面积约占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农田灌溉水有效 利用系数仅为0.53,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耕地面积仍在减少。第二,较低的农业生产效益阻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成本高企,导致种粮成本日益攀升。生产成本迅速攀升的同时利润则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 种粮的积极性。第三,“逆全球化”给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带来了严重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失衡、经济治理滞后,全球经济陷入持续的结构性低迷,部分地区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资源分配不公,社会上的被遗弃感 和不安全感增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格局的变化,中美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新冠疫情等突发的冲击,持续升温的反全球化情绪给食物系统全球化带来了巨大挑战,难以形成合力解决全球性问题。
3. 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方面的挑战影响食物质量安全。 第一,病原微生物、环境污染等自然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病原微生物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引发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这类污染经常发生在食品的包装上,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品包装极易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扩散,尤其是 直接入口类食物的包装,危险性更大。通过食品供应链从农场逐步转移到餐桌上,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第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当利用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生产技术的违规利用,其潜在的风险当前仍被社会各界广 泛关注。第三,全球食品供应链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尤其是对来源国国内食品安全监管较为薄弱的食料产品更是如此。由于缺乏生产环节和境外仓储运输、加工环节的质量信息,仅仅通过边境检验检疫很难完全保证食品安全, 给国内居民的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六、中国食物系统的展望
对未来的展望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食物系统在以后的变化趋势。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以及吃出文化迈进。中国食物系统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中国文化元素在食物系统中的展现将会愈发明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生活方式日趋西洋化,大量的外国高糖、高热量食物诸如披萨、炸鸡、芝士、汉堡、烧烤等食物在国内大行其道,虽然 带来了便利和多样性,但也造成了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许多居民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消费者大多希望通过饮食让自己体能及智力表现更佳, 因此对于具有补益和预防疾病作用的功能性食物,消费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爱,例如增强人体体质的食品、防止疾病的食品、恢复健康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的食品等。
第二,需求变化将引起食物系统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发生变化。一是大国小农格局下的农业生产将向特色化、个性化、高附加值化转变。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尽管伴随城镇化与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小 农户在总数减少的过程中还会呈现分化特征,即使部分农户规模会扩大成为家庭农场或者专业经营主体,但农业资源的禀赋约束,决定了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多数还是小规模农户,很难在规模上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居民个性化、差异化 的食物消费需求为小农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未来小农户可以依托精耕细作的特长和丰富的耕种经验,生产特色化、个性化、高附加值化的农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综合生产力,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发展导向会日益明显。农产品的生产要遵从生态环境底线,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通过 科学的区域布局、合理的种植结构和高效的田间管理,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和水资源,防止农业污染。三是生鲜农产品电商会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已经不能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与传统连锁零售业的代表之一永辉超市纷纷进军生鲜电商市场,不断加大对供应链、冷链物流及配送环节的投入力度,有效推进了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催化了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四是餐饮服务业将更加注重便利性。饮食的便利化、便捷化趋势会日益明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受此影响,居民对食物消 费便利化、便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又快又美味,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包装食品、自热食品、预制菜肴等便利化、便捷化食品开始加速成长。
第三,科学技术将更好推动食物系统转型升级。一是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会增多。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逐步由机械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迈进,农业大数据可以帮助农民通过掌握行业信息来提高 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更好地应对行业波动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收益。同时,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牲畜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快速进行反应,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二是冷链物流技术在食品流通中的 应用会更广。随着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追求绿色安全的食品和高质量的生活,对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海鲜水产以及生物制品等新鲜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冷链物流是新鲜食品实现保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消费者需 求的推动下,冷链物流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且覆盖面会越来越广。三是农业大数据在食物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大。随着居民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跨界融合已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对各类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各阶段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信息管理、条码打印、数据上传、辅助决策等, 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与可追溯,未来农业大数据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